买车不是网购,没有七天无理由退换,而且数额巨大,动辄数万甚至几十万的巨款,一旦出现差池那后悔都来不及了。我觉得买车时有这3大忌,大家一定要留意。
1、不提前做功课,只听销售讲解
亲戚给孩子买个上下班代步的车,听说这两年油车价格跳水,就想着捡个便宜,看中了轩逸(参数丨图片),啥也没了解直接去4S店看车了,到店就选了个最便宜的低配。我一看这不是当冤大头吗?
因为最低配的舒享版指导价11.9万,中配的真心版指导价12.39万,只贵了4900块。但配置上多了皮座椅、电子手刹、自动驻车、LED自动大灯、LED日行灯、天窗、主动进气格栅、手机远程控制、语音控制、循迹控制、倒车影像、后排出风口等等。具体差异我截了个图大家可以看下,我觉得花4900块得到这么多配置还是挺划算的。
我问他为什么不选中配?他说销售跟他说的没那么详细,只说大灯不一样,少了个雾灯,没有电子手刹,他一合计感觉这几个配置也不值那么多。我给他看了实际配置差异后他果断选了真心版。
所以说买车之前一定要做足功课,把各个版本的配置差异弄清楚。别指望销售给你推荐,有些销售没经验,不会给客户合理的建议,只是一味按客户的要求走,结果就是你买不到性价比高的配置。
2、别光看,要试
如果是家里第一辆车,我认为你最好带上家人一起去,都坐进去感受一下空间是否合适。毕竟第一辆车,平时出行一家人满座的概率还是很大的。而汽车空间千万别光看数据,那个会骗人。比如有的车参数看着好,但后排扶手侵入车内太多,坐仨人,靠边的那个人腿部刚好被后门扶手顶着,非常不舒服。一定要试,才能发现瑕疵。
我哥给他闺女买车时我们堂兄弟去了三个人,进门后仨大男人直接挤到后排,门把手顶腿、车顶蹭脑袋等等毛病一个都跑不掉。
另外也可以试驾一下,感受一下动力响应、悬挂舒适性、变速箱平顺性。不过按目前的汽车整体技术水平来看这些表现一般都差不多,除非你对这些特性有相当强的要求,不然基本上试不出来太大差异。
3、不要寄希望于朋友帮忙,自己心里一定要有数
找朋友帮忙可以,但自己心里要有数。有些人买车总觉得朋友懂,就把选配置、谈价格的事情都交给朋友,如果这个朋友不是特别交心的,那你这么做就太傻了。
因为你自己对配置的要求、对车价的心理预期和朋友不一样,朋友只是帮忙的,你把这么重的担子都压他身上,最终他很可能会“不求有功,但求无过”。配置尽量照高的来,防止后期你觉得少了哪个配置而不爽。价格也不会照死了砍,比指导价低一些能交差就行。
最后还要记住一点:如果有熟人,最好是把价格谈到不能再低的时候再把他搬出来,千万别一进店还没谈价格就先把熟人拉出来,除非4S店老板是你亲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