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太狠了,直接称4.2万元的小米su7Ultra挖孔版是“皇帝的新衣”,这简直就是把小米汽车给绑在十字架上接受黑粉的吊打。

感觉现在的这官方的媒体真的没什么素材可写,都是跟着自媒体和普通网民在蹭流量,官方媒体不应该只去挖掘更多更有价值,更有意义的新闻素材吗?

比如说那价值299元的路由器为什么会中标85万?这其中的利益链到底是什么样的涉及了多少人?都有谁参与了这中间的利益瓜分,这样的新闻素材,普通的自媒体是挖不到的,只有官方媒体专业的人去挖。还有多去暗访食品安全、学术教育行业的一些黑洞。

但是看看现在的官方媒体,天天跟着自媒体蹭热点,其实很多新闻都是自媒体挖掘出来的,官媒才在自身庞大基数上展现了优势。

再说说现在那些要求退订的小米su7ultra的车主,他们退订的原因其实并不是真正的因为挖孔版要退订,最大原因是达不到自己的情绪价值。因为现在小米处于负面影响,买小米汽车的大部分人本来就是为了得到情绪价值而选择小米,说白了就是装逼和要面子。

这碳纤维的挖孔版4.2万元,雷军曾经也说过这个模具要60多万,一个月只能生产40多套,大家不要选购这个挖孔版,这个是你自己选配的,你如果车辆拿去改装,这个改装的费用本来就很贵呀。女人一个包包也要几万块钱,你一个好的打火机也要上千上万,真正的价值又有多少呢?还不都是为了装而买。

但现在,开着小米汽车在马路上可能都会遭到别人的嘲讽和取笑,达不到自己预期的情绪价值,所以心理不平衡了,所以要求退车。

我如果是雷军,就满足这些车主的要求,根据他们交的定金,该赔的赔,该退的退,然后继续搞事业,在未来的几年让小米再上一个台阶,成为中国新能源车的行业佼佼者,那些退车的车主们去后悔。

每个企业任何产品出来都没有完美的产品,都会经历一些迭代就像我们能做父母一样,都是第一次做父母,哪有完美的父母,也没有完美的孩子,因为大家都是第一次,大家都要互相包容,在未来前行的路上互相成长。

如果遇到一点事情就走极端,求对方做到十全十美,这是不可能的,没有一个企业能做到, 也没有一个人能做到。













真正的小米Su7车主在使用了一年以后的真实体验,小米汽车造型确实很酷,这一点是不可否认的,系统也很顺手,操作起来毫不费力,在50万以内的新能源车绝对给到97分。

但现在的新能源车普遍有一个缺点,就是提速太快了。速度太快了,车企们在宣传的时候千万不能以速度来宣传年轻人太过于自信,总喜欢挑战支持,所以新能源汽车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发生车祸(这车祸的原因主要是因为驾驶员不遵守交通规则而导致,就像菜刀一样,菜刀可以是切菜的,也可以成为凶器,就看你怎么用了。)

以前特斯拉刚出来的时候总是针对特斯拉,因为特斯拉太优秀了。现在好了,小米汽车出来了,大家又开始针对小米了,因为小米动了谁的奶酪?

现在,小米YU7马上又要上市了,现在这些博主搞出小米su7挖孔版事件,用脚趾头想也知道。

网友说,我们国人有时候吃不到西康是有原因的,对于一些高热度的产品,各种黑,我要是雷总都被黑到失望,真的太能扯了。

现在的汽车圈感觉太乱了,和房产中介没啥区别,这些车评博主反正是谁给钱说谁好,谁不给钱拉踩谁,为什么要存在这些车评博主呢?

现在的小米,连呼吸都是错的。

对此,大家怎么看?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