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甘岭阵地上,张桃芳用 436 发子弹击毙 214 名美军,创下志愿军冷枪杀敌的惊人纪录。

正当所有人期待这位“狙击之神”续写传奇时,上级却突然宣布:张桃芳禁止再执行狙击任务。

抗战正酣的张桃芳不得不放下枪支,遵从命令,回到国内。

要知道,张桃芳曾被誉为“世界十大狙击手”之一,这么优秀的人才,为何不能继续征战沙场呢?



本文内容和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部分内容为作品完整存在虚构成分,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

«——【·成为“狙神”·】——»

1951 年 3 月,在妻子一句“保家卫国最光荣”的鼓励下,20 岁的张桃芳揣着干粮,毅然报名参军,成为新兵三团的一员。

不过,张桃芳也不是一开始就是“神枪手”的。

初到朝鲜战场时,他像个懵懂的“新兵蛋子”,连新式步枪的保险栓都不会开,背着枪跟着部队急行军时,还因疲惫走神把枪落在了路边。

元山打靶那天,看着三发子弹全脱靶的成绩,这个向来要强的年轻人涨红了脸。

张桃芳被罚去伙房烧火时,他蹲在灶台前,攥着滚烫的火钳发誓:“不练好枪法,绝不放下枪!”

此后,张桃芳开启了“拼命三郎”式训练。



直到 1953 年 1 月 11 日,张桃芳随部队踏入硝烟弥漫的上甘岭,凭借训练时百发百中的亮眼表现,被选入狙击组。

2 月 10 日,他在阵地前沿设伏,9 次击发,7 名敌军倒下,让一众老兵都惊叹不已,因此荣立三等功。

到 2 月底,他用 247 发子弹击毙 71 人,战绩登上《火线报》头版。

被选入射击训练班后,他与战友们切磋经验,学会利用不同天气调整瞄准技巧。

重回战场的张桃芳,成了美军闻风丧胆的“死神”,每一次枪响,都让敌军阵地人心惶惶。



直到 1953 年 5 月 20 日,张桃芳用 427 发子弹消灭了 211 名敌人,创造了朝鲜前线我军冷枪杀敌的最高纪录,且毫发无损,成为匪夷所思的神奇。

皮定钧亲自发来指令:“214 团怎么打了 211 个?回去再打 3 个来!”

张桃芳揣着军长的“挑战书”,在浓雾弥漫的清晨架枪等待。



当三个美军走出地堡,他屏息凝神,三连发干脆利落。

至此,442 发子弹、214 个战果,这个曾被质疑的农家青年,成为全军闻名的“狙神”。

志愿军总部更是为其荣记特等功并授予“二级狙击英雄”荣誉称号,朝鲜授予“一级国旗勋章”。

但就在,张桃芳准备继续征战沙场的时候,上级却将他叫回了国。



«——【·回国生涯·】——»

在当时的朝鲜战场,张桃芳的赫赫战功早已引起敌人的注意,美军甚至将他列为重点“关照”对象,试图除掉这个让他们胆寒的对手。

敌人调来经验丰富的狙击手,布置严密火力网,只为能将张桃芳置于死地。

在一次激烈的狙击对决中,张桃芳与美军王牌狙击手狭路相逢,双方在枪林弹雨中斗智斗勇,稍有不慎,便会命丧黄泉。

尽管张桃芳凭借精湛技艺和过人胆识成功脱险,但这样惊险的遭遇绝非个例,他的每一次执行任务,都伴随着巨大的生命危险。



所以,志愿军总部经过慎重考虑,权衡利弊后,毅然决定不再让张桃芳执行一线狙击任务。

培养一位卓越的狙击手,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资源。

从最初的射击基础训练,到战场上积累实战经验,张桃芳经历了无数次的磨砺,才成长为如今的狙击精英。

他的存在,不仅是战场上的一把利刃,更是部队士气的重要支撑。

一旦他在战场上遭遇不测,对于整个志愿军的士气和战斗信心,都将是沉重打击。

因此,为了保护这颗珍贵的“战斗之星”,上级忍痛割爱,将他从前线撤回。



之所以让他回国,除了接受表彰之外,部队还另有深意。

张桃芳在狙击方面展现出的超高天赋与精湛技艺,让他成为培训新入伍战士射击本领的最佳人选。

在训练场上,他将自己在战场上积累的宝贵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新兵们。

从如何精准瞄准,到怎样根据不同环境、不同目标调整射击策略,张桃芳都耐心讲解、亲身示范。

在他的悉心教导下,一批批新兵迅速成长,为部队的战斗力注入了新鲜血液。

但,张桃芳本人并不满足于陆地作战的本领。



«——【·成为飞行员·】——»

1954 年春,全军选拔歼击机飞行员的消息传来,24 军有 198 名战士踊跃报名,张桃芳也毅然决然地加入了报考行列。

凭借在战场上锤炼出的过人眼力,以及面对敌人时强大的心理素质,他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成为 24 军唯一入选的战士。

从最初对飞行知识一知半解,到后来熟练掌握飞行技巧,他硬是将一双曾经 “摸枪的手” 练成了 “握操纵杆的手”。

此后在高密训练基地,他驾驶着歼击机翱翔蓝天,累计飞行上千小时,并且始终保持着零事故、零伤亡的傲人成绩,成为一名优秀的空军飞行员。



1964 年,由于长期高强度的飞行训练,张桃芳在战场上留下的旧伤复发,身体状况已不允许他继续在蓝天驰骋。

无奈之下,他只能依依不舍地告别了心爱的战机,转战防空兵战线。

从警卫连指导员到导弹团副团长,无论身处哪个岗位,他都将军人本色展现得淋漓尽致,把每一项工作都完成得极为出色。



1980 年,张桃芳以副团职退休,后享正团职待遇。

退休后的张桃芳,总爱戴着珍藏多年的军功章走进校园。

他操着带着兴化口音的普通话,向孩子们讲述上甘岭的硝烟弥漫,讲述战机划过天空时的轰鸣。

让下一代铭记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

2007 年深秋,这位充满传奇色彩的英雄永远地合上了双眼。

但他用热血与生命书写的人生篇章,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永远指引着后来人前行的方向,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为了和平与正义而不懈奋斗。



信息来源:央视军事,2020年10月23日,来自兴化的“志愿军狙神”张桃芳 442发子弹毙敌214人



泰州发布,2021年11月23日,大年初一见!神枪手张桃芳!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