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着重重困难和挑战,一方面国内,经济建设等事、物迫切需要处理,另一方面,来自外国的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和帝国主义国家,也在尝试着将新中国这个刚出生的“婴儿”扼杀在摇篮里。
美国作为联合国最有发言权的国家,其称霸世界的野心早就昭然若揭,1950年左右,在美国的带领下,联合国跨越了三八军事分界线欲进入朝鲜半岛将朝鲜占为己有,而后吞并中国。并且此前,中国东北地区就被他们轰炸过。在这种压力下,中国领导人决定“抗美援朝”,派遣志愿军前往朝鲜作战,以保卫边疆,实现国家安全。
但是当时,相较于美国,中国在军事力量上远远赶不上美国,况且战士们物资匮乏,连最基本的温饱都难以实现,这就意味着这场仗将会打得很残酷、很困难。不过,幸而这场战役并不只是中国独自拼搏,除了朝鲜人民的志愿军也在其中,还有一个国家也在默默支持我们,那就是中国的“老大哥”苏联。
说到这声“老大哥”,还真不是白叫的,就说建国初期,苏联对新中国的发展也贡献了不小的力量。当时我们急需工业、科技发展,但技术水平上达不到要求,这时候“老大哥”站出来了。他为中国提供了技术支持,还提供了一些我们需要的物资,后来正是因为苏联的帮助,我们国家的建设才大大缩短了时间。
尽管中国战士敢于牺牲,在战场上英勇无比,但面对武器落后的短板,抗美初期,中国战士的牺牲也很大。若都是真刀真枪倒也不怕,可若遇上敌方飞机狂轰乱炸,就可谓毫无还手之力,战士们除了四处躲避,就只能默默祈祷。但不久后苏联提供的战斗机支持,彻底将这种局面给逆转了。
或许很多人会疑惑:“没听说过苏联参与朝鲜战争呀?”这并不奇怪,当时,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因苏联不能干涉或介入国际纠纷,所以不能明面上参与战役。不过,他们背后的力量支持非常关键。
在战略物资上,中国不仅是战斗机的匮乏,像轰炸机这样的重型武器也拿不出来,苏联知道后,以获取利益的方式,提供了这些装备,增加我方军事实力。
但是,对于这样先进的,甚至我们从来没有见过的武器,该怎么用又是一大问题。苏联显然也考虑到了这些问题,所以在送武器时就配备了专业指导人员,由专人进行武器指导培训,确保武器正确的使用。另外,战略上也提供了一些关键性的建议。如此一来,中国对于空中和陆地上的战役就有了应对之力,并且会取得一定的制空权。
可对于当时的窘境,中国并没有可以独立在空中指挥作战的飞行员,而培养飞行员又实在太慢了,这对战争非常不利。但战争刻不容缓,晚一刻又不知该牺牲多少人。那么,这样的难题又是如何解决的呢?
就在1950年秋季,中国志愿军迎来和美军的关键性战役。那一天,美国战斗机将炮火对准了中国的方向,就在这时,丹东上空突然出现了一架战机。看那油漆涂抹的红色五角星,敌方明了又疑惑:“中国的战机,中国居然也能打空战了?”
不等他们回神,只见那一架一架的红星战斗机以精湛的战斗技术回应了他们的挑衅,那战机的奇特外观和飞行员娴熟的驾驶技术,和中国初代米格机“傻傻的”模样完全就是两回事,敌方一时间不禁怀疑:“咱们对战的是中国不?”
战火中,双方战机都在“绞尽脑汁”想把对方“干掉”,突然,一名美军飞行员发现,对方的战术口令居然用的俄语,这下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呢?苏联的飞行员显然混匿其中!甚至很可能这队飞行员全部都是苏军。
随着中苏的配合,美方慢慢败下阵来。多次交战中,美方越打越吃力,没讨到一点好。而中国和苏联则顺势在清川江畔筑起了一道防线,这道防线就是著名的“米格走廊”。
这场“伪装战役”打得美国那叫一个憋屈,虽然他们知道苏联也参与其中,但苦于拿苏联没办法。正面直刚显然不可取,毕竟苏联的势力不弱不说,自己也还和朝鲜打着仗。若是质问苏联为何参与这场战争,只怕苏联早就想好了说辞。实际上,这点他们还真就猜对了。
根据苏联飞行员的中俄双语《对照手册》:“若在战争中被俘,必须说自己是中国东北俄罗斯族”。除此以外,苏联还派遣了七万战士秘密前往朝鲜战场,抵达时,士兵们换上中国志愿军的衣服,剃须刀上也刻上了“中国制造”四个字。所以美国即便发现了也拿他们没办法。
1951年,中国诞生了一批出色非常的飞行员,其空中作战能力让人惊讶,毕竟按照正常的培训流程,要达到能够独立执行空中任务起码也得第三年时间,但这批飞行员的诞生仅仅只用了几个月。这种成功,离不开他们日夜辛苦的练习,亦离不开苏联空军教官的细心指导。
在苏联国防部的档案里,曾出现这样一份战来自朝鲜战争的绩数据记录:64航空军累计出动6.3万架次,参与空战1872次,击落敌军战斗机1106架。这些数据的出现让美国头疼不已,因为这表示中国空军“越打越强”,就像买了“复活甲”似的。
关于苏联的援助,其实还有许多,就好比1956年中国仿制的歼-5战斗机,其技术资料就来源于朝鲜战役时期,苏联给予中国的技术图纸。东北局书记高岗也曾感叹:“苏联对中国这方面技术的支持,在资本主义国家少说也要20年的时间才能得到。”
1953年七月末,在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誓死拼搏下,美国终于被赶出了“三八线”,战争赢得了最终的胜利。这场胜利对于我们来说意义重大,它告诉了全世界,中国不是“软柿子”,中国人的骨头“硬着呢!”但不得不说,苏联对这场战役的帮助是巨大的、关键的,这份情义,我们将铭记于心。
参考文献:
2020-09-18 来源,中国青年网,抗美援朝中国军队为何能赢?毛泽东总结了14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