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印巴边境的硝烟再次吸引了世界的目光。

与以往不同的是,巴基斯坦在此次冲突中,

凭借部分源自中国的先进武器装备,

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代差级”战果。

这一事件如同一面镜子,

清晰地映照出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

这个世界,归根结底是物质的。

一切精神的驰骋、文化的繁荣、乃至政治的博弈,

都必须建立在坚实的物质基础之上。

所以国际歌里才唱到: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

因为,这首歌中的主角便是创造人类物质世界的无产阶级。

此次的印巴战争,再次提醒我们,

唯有坚定不移地攀登科技树,

保持物质文明的高度领先,

才能在波诡云谲的国际博弈中立于不败之地,

进而以强大的实力为后盾,

向世界输出我们的文化与价值观。

只有在物质层面取得胜利,才有资格书写历史,定义规则。

以古为鉴:华夏科技领先与中央之国的荣光

先把目光拉回到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

其波澜壮阔的背后,

始终贯穿着一条以物质实力为核心的逻辑线。

华夏文明之所以能长期屹立于世界东方,

享有“中央之国”的尊荣,

其根本原因在于其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

拥有远超周边文明的物质生产能力和军事技术水平。

从青铜冶炼、铁器农具的普及,

到远超所谓“四大”发明的璀璨,

再到郑和宝船的浩渺,

华夏文明在相当长的时间里,

对周边乃至更远的文明,

都保持着一种“碾压级”的军事与综合实力。

这种实力,并非凭空而来,

而是源于传统哲学中,

期盼着华夏人能够在“参赞天地化育”的哲学指南引导下,

对“科技树”的保持持续投入与攀登。

秦汉的强弩利刃、标准化的兵器生产,

奠定了大一统的军事基础。

隋唐的造船技术、炼钢工艺,

支撑了“天可汗”的赫赫威名与丝绸之路的繁荣。

宋代的火药武器、活字印刷,

更是将人类文明推向了新的高度。

正是这种物质文明的绝对优势,

使得华夏得以自立为“中央之国”,吸引四方来朝。

记得小时候,课本上以及教材外,

总是以批判的态度看“朝贡贸易”。

实际上,现在可以更客观的看待此政策。

彼时的“朝贡体系”,

表面看是“厚往薄来”的政治姿态,

实则是以华夏先进的工业制造品(如丝绸、瓷器、茶叶、铁器等)换取周边国家的初级资源与土特产。

这不仅是一种经济上的顺差,

更是一种巧妙的“限制性交易”。

核心技术,如高级兵器制造、精密仪器工艺等,

被严格控制在国家手中,严防技术外流。

这种对高科技的保护与垄断,

确保了华夏文明在物质层面上的代差优势,

从而巩固了其在东亚乃至世界文明体系中的核心地位。


我们用精美的瓷器换取香料,

用华丽的丝绸换取宝石,

用坚固的铁器换取良马,

这背后是生产力的代差,

是科技的壁垒。

然而,历史的警钟同样发人深省。

明朝中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力量的萌芽,

一些先进的科技,特别是火器技术,

开始出现松动。

资本逐利的本性使其无视国家长远利益,

非常多的技术被资本家(比如晋商、东南沿海想要垄断海上贸易的士商结合体)逐渐扩散甚至流失到周边地区,

包括后来的女真(满清)。

当华夏内部因中央皇权被架空,

再也没有一个代表全体华夏人利益的团体挺身而出,

于是科技进步陷入停滞,

而外部力量(如满清、西方殖民者)通过各种途径学习并改进了这些技术后,

此消彼长之下,曾经的科技优势逐渐丧失。

最终,大明王朝内忧外患,亡于新兴的满清铁骑,

而更令人扼腕的是,曾经领先世界的中华科技火种,

也随之黯淡,世界科技的重心开始向西方迁移。

这不仅仅是一个王朝的覆灭,

更是一个文明因科技停滞而错失历史机遇的深刻教训。

(大家可以好好观摩下上面的坤舆万国全图以及其局部的九重天释义,今后专门讲讲华夏天文中的九重天)


以西鉴东:金融迷梦与工业空心化的反噬

再将目光拉回转向近现代,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

在冷战中拖垮苏联后,

一度沉浸在“历史终结”的迷梦中。

它们似乎认为,凭借其金融霸权、文化霸权和舆论霸权,

便可高枕无忧地“收割”世界。

于是,我们看到了一种趋势:

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

越来越轻视实体经济和基础工业,

热衷于玩弄金融衍生品、输出“普世价值”进行文化洗脑、通过政治干预攫取超额利润。

这些“轻松钱”的诱惑,

远大于苦哈哈地投资实业、升级改造工厂、培养产业工人的吸引力。

资本的本性是逐利和扩张,

哪里成本低、利润高,它就流向哪里。

于是,西方国家主动或被动地将中低端制造业,

乃至部分高端制造业的生产环节,

大规模地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美其名曰“全球化配置资源”。

它们试图占据产业链的顶端——研发设计、品牌营销和金融服务,

将生产制造的“脏活累活”外包出去。

这种“雁行模式”在初期确实带来了巨大的利润,

但也埋下了深重的隐患。

没有坚实、完整的底层工业链,

顶端科技的攀登便如同沙滩上建高楼,根基不稳。


芯片可以设计,但制造能力不足,

关键时刻就会被“卡脖子”;

先进战机可以研发,

但特种合金、精密零部件依赖进口,

战时生产和维护就会成为大问题。

当年的苏联,正是因为在民用工业和整体经济活力上出了问题,

才使得其强大的军事工业最终成为无源之水。

而今的美国,也面临着类似困境:

制造业空心化导致大量产业工人失业、技术断层,

供应链高度依赖外部,一旦全球局势有变,

其国内生产体系的脆弱性便暴露无遗。

新冠疫情期间,

连口罩、呼吸机等基本医疗物资都无法自给自足,

便是最直观的体现。


这正是资本自身的反噬。

只图赚取金融和品牌溢价的“轻松钱”,

忽视了工业制造这一国家实力的压舱石,

最终必然导致科技创新失去产业支撑,

国家竞争力被削弱。

正如参天大树需要深厚的土壤,顶尖科技的研发与迭代,

也离不开完整而强大的工业体系提供的养分和试炼场。

美国如今想要“制造业回流”,

却发现积重难返,

产业链的重建、技术工人的培养、生产成本的控制,

都非一日之功。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印巴冲突的“代差”战果,

明末科技流失的惨痛,

以及西方工业空心化的前车之鉴,

都在向我们发出同一个强烈的信号:

必须坚定不移地攀登科技树和工业树!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是人类文明的更高阶梯,

而通往这壮丽征途的唯一路径,

就是依靠持续的科技创新和强大的工业制造能力。

所谓“攀登科技树”,

不仅仅是指在航空航天、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取得突破,

更意味着要构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科技创新和工业落地体系。

注意,是一整套的体系。

这次,印度的万国造也是败于其没有一个统一的体系作战系统。


南亚风云变幻:三国八字未来格局

以史为鉴,以事为镜,

这里是命理公众号,

那么我们更可以尝试从八字的角度,

来窥探南亚未来局势的走向。

当然,此为一种文化视角的解读,

旨在提供一个观察维度,而非绝对预言。

作为影响南亚局势的庞然大物,

我们首先看看中国,

于1949年10月1日下午开国,

八字为:己丑 癸酉 甲子 壬申 :

此八字甲木日主生于酉月,官星当令,

坐下子水印星,年柱己丑财星,时柱壬申杀印相生。

可谓财、官、印三全,格局不凡。

甲木根源深厚,

得癸水、子水、壬水滋养,生机勃勃。

当前大运走丙寅,

约2017-2027年,

其中“寅”运力量主要在后五年,

即2022-2027左右。

从2022年(壬寅年)开始,

流年与大运皆见寅,

寅木为日主甲木之禄神,增强自身力量。

然而,关键在于大运之“寅”与八字时柱之“申”形成了“寅申冲”。

申为七杀,为西方,代表压力、挑战、西方势力;

寅为自身根基、东方力量。

此冲主动,意味着中西方之间的直接碰撞与竞争加剧。

天干上,大运丙火食神透出,

与原局癸水正印、壬水偏印形成水火交战之势,

思想层面、意识形态层面多有交锋。

地支金木交战,更是实体层面、地缘政治、军事科技的直接对抗。

这一轮的激烈博弈,预计将持续到2027年(丁未年)前后,

届时力量对比将趋于明朗,胜负手或可基本分晓。

中国在此运中,虽有压力,但自身力量亦在增强,

是挑战与机遇并存,

于斗争中求发展,于压力下谋突破的时期。

我曾在预测蛙蛙回归的文章中说,

丙午、丁未夏,是其回归时机。

也是与西方明面上分出胜负手的节点。


再看看印度,于1947年8月15日独立,

大致为丁亥戊申丙寅,时辰不详,暂以三柱论:

丙火日主生于申月,财星当令,

自坐寅木印星长生。

年柱丁亥,丁为劫财,亥为七杀。

月柱戊土食神透出。

整体看,丙火在申月处病地,

不算强旺,喜寅木生扶。

(其与东大寅木要是能搞好关系反而非常有利,

所以当年中印边界,印度主动发起冲突时,

主席想了三天三夜,都想不明白。)

当前印度正走庚子大运(约2019-2029年)。

庚金为偏财,子水为正官。

子水官星有力,来自北方(子为北方水),

这股压力使其焦虑。

大运天干庚金偏财透出,引动其投机之心。

恰逢中国大运“寅申冲”,

印度处于东西方博弈的夹缝中,

试图两边取巧,听从西方(庚金为西方,亦可代表西方国家或利益诱惑)的怂恿,

希望捞取“意外之财”(偏财特性),

于是容易头脑发热,做出一些冒险举动。

其八字中月柱戊土食神,得年上丁火劫财所生,

形成“劫财生食神”的组合。

食神本主才华智慧,但若被无根之劫财所生,

且缺乏强有力的印星约束,

则易表现为鲁莽冲动、缺乏深思熟虑的战略规划,

行动上“力大无脑”,只顾眼前利益,缺乏长远目标。

在此庚子运中,

子水官星本为约束,

但若丙火身弱,则官杀为忌,压力巨大。

水旺(子水大运)克火(丙火日主),

若无强木通关转化,则丙火难堪重负。

官杀混杂(原局亥水七杀,大运子水正官),

目标不定,心性摇摆。

因此,经历一些冲突或挫折后,

若不能清醒调整,未来一段时期恐难免持续走衰。

巴基斯坦,1947年8月14日独立,

大致为丁亥戊申乙丑,时辰不详,暂以三柱论:

乙木日主生于申月,官星当令。

自坐丑土偏财,亦为湿土,可培乙木之根。

年柱丁亥,食神生财,亥为正印。

月柱戊土正财透出。

乙木柔弱,生于秋令官旺之地,失时失势,喜水木生扶。

巴基斯坦亦在走庚子大运(与印度同期或相近)。

庚金为正官,子水为偏印。

对于身弱的乙木而言,

官星(庚金)合身,印星(子水)生身,是相对有利的。

特别是地支,原局年支亥水、日支丑土,

逢大运子水,形成了“亥子丑”三会水局(印局)。

这个强大的印局,正是其北方“大哥”——中国的象征,

水为印,代表支持、贵人、源头,北方为水。

乙木本身无强根,虽有丑中一点癸水余气,

主要依赖年支亥中甲木长生气。

所谓“藤萝系甲”,乙木为藤萝,

喜缠绕甲木而上,方能显贵。

甲木这里其实也是代表其东方强大的邻邦中国。

因此,在庚子运中,

巴基斯坦得此强大水(印)局之助,

可谓“官印相生”。

官代表地位、名声、事业,

印代表支持、贵人、声望。

这意味着巴基斯坦在此运中,

能够巧妙借力,获得重要的外部支持,

尤其是来自北方大国的支持,

反而能在复杂的国际局势中提升自身地位和影响力,颇有声望。


总结起来数年南亚局势,

在中国“寅申冲”的东西方大博弈背景下,

印度因其“劫财生食神”的特性和“偏财”诱惑,

容易在外部势力的鼓动下采取投机冒进行为,

但庚子运水旺克身,官杀压力巨大,

若不能妥善应对,恐将面临困境,国运趋于下行。

而巴基斯坦则因“亥子丑”印局会齐,

得北方贵人强力相助,“官印相生”,

有望在动荡中抓住机遇,提升国运和国际声望,

成为地区内一股不可小觑的稳定力量,

并进一步巩固与北方大国的战略依托关系。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人类文明的基石还是器物文明。

希望我们沿着这条路走下去,久久为功,

真正的完全实现从远古畅想到当今的九天揽月、五洋捉鳖的梦想。

联系方式

可扫下面二维码添加我为好友。

欢迎咨询

添加老师微信

获取更多知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