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小姐”事件将大众对医疗体系的关注拉到了新的高度,无论是医生还是护士,其实作为患者最关心的不是对方有多高的学历、多牛的背景、多丰富的科研成果,而是对方的专业实力是否能做好分内的工作,毕竟医护工作者肩负的是治病救人的使命。
富家子弟掌握资源和优势,为何非要挤进医疗行业呢?客观来讲,医疗行业作为体制内工作,不仅稳定待遇也好,而且还有着特殊的光环和滤镜,可这些优点放在普通人这里,也未必是稳操胜券的优势。
近日,笔者在网上刷到不少医护工作者工作者在网上的吐槽和哭诉,他们穿着自己的工作服,感慨自己的职业生涯就这样被提前终止了,其中,仅人民医院就裁员了200人左右,其中不只有护士,还有不少医生。
封丘医院裁员500多人,中专学历,主管护师和主治医师以下都被裁
要知道这家人民医院的职工总人数也不过才800人,裁员率竟然高达四分之一,据医护工作者透露,护士凡是第一学历中专、主管护师以下的都被裁员了,而医生也是如此,第一学历中专、主治医师以下的也被裁员了,就连行政后勤也未能幸免,这兼职是医疗队伍的一次大换血!
据知情人透露,这次医疗队伍的大量辞退,源于河南省封丘县的一次清退政策,根据医护工作者的第一学历和工作职位,对不满足要求的医护工作者进行裁员清退,当地医院累积裁员了500多名医护人员。
有护士拿着自己的“先进工作证书”拍下了这样一则视频,画面中护士将这份本该代表着荣誉的证书扔进了桶,的确,连饭碗都丢了,还留着这些荣誉证书有什么用呢?不过也是包装精美的一张废纸罢了!
垃圾
这张凝聚着她无数个加班熬夜、辛勤付出的荣誉证书,如今却成了无用之物。她那一甩手的动作,包含了多少委屈和愤怒?视频中,护士们收拾办公桌、与同事依依惜别的场景,无声地讲述着这场突如其来的职业灾难。
突如其来的清退不仅让医护工作者寒心,也让不少患者不解:早干嘛去了呢?如果一开始就注定这些学历、资质不满足硬性条件的医护工作者要被辞退,那一开始别招这些人不就好了,如今突然辞退,又让他们何去何从呢?
尤其是这种清退标准更容易引起大众的不满,把学历当成评判标准的做法,也让人不禁怀疑这样的方式是否公平。在这次医护清退潮中,30岁左右的护士群体成为此次辞退的重灾区。
比起学历,医疗行业更重要的是实践经验和专业技能
这个年龄段的护士恰好处于尴尬地带——年龄已超过35岁报考护士中级职称的上限,又因为当年上学时教育体系限制,多为中专毕业;可讽刺的是,这恰恰也是临床经验最丰富、工作最稳定的黄金年龄段。
她们既拥有多年积累的实践技能,又已度过了结婚生子的人生阶段,能够全身心投入工作,可偏偏一纸辞退令,让这批医院的中坚力量瞬间离散,这个政策无疑是精准打击了特定年龄段的护士群体,让她们在职业发展的关键时期陷入困境。
医疗行业历来重视实践经验和专业技能,一名经验丰富的护士培养需要数年时间。这些被辞退的护士们,有的已在医院工作十余年,熟悉各种急危重症处理流程,了解医院的每一个角落和制度。
而如今,仅凭一纸学历,就将这些宝贵的人才资源一刀切地清除,不仅是对个人职业生涯的无情摧毁,更是医院自身的巨大损失;同时,站在患者的角度,也不免为这样的变动感到担忧。
毕竟医疗服务质量不仅依赖于理论知识,更需要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娴熟的操作技能。这些30岁左右的护士往往是科室的骨干力量,处理各种突发情况游刃有余;而新入职的大专或本科护士虽然学历更高,但缺乏实践经验,难以在短时间内达到相同的服务水平。
这种"学历置换经验"的做法,不可避免的会会导致医疗服务质量的下滑,影响患者的就医体验和安全保障,事实摆在眼前,对于医疗行业而言,盲目的学历崇拜、和对老员工的清退做法,不仅损害了多方面的利益,也也违背了医疗行业的发展规律。
今日话题:你如何看待这件事呢?
(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