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由武汉纺织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航宇救生装备有限公司共建的纺织新材料与先进加工全国重点实验室(简称全重)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武汉纺织大学阳光校区召开。


出席的专家有全重第一届学术委员会主任孙晋良院士(上海大学)、副主任俞建勇院士(东华大学),委员陈文兴院士(浙江理工大学)、傅正义院士(武汉理工大学)、孙以泽院士(东华大学)、徐卫林院士(武汉纺织大学)、李陵申副会长(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陆延青教授(南京大学)、程博闻教授(天津科技大学)、樊瑜波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徐樑华教授(北京化工大学)、高超教授(浙江大学)、张楚虹教授(四川大学)、张军教授(中科院化学所)、张先正教授(武汉大学)、张莹莹教授(清华大学)、梅顺齐教授(武汉纺织大学)、陶光明教授(华中科技大学)、钟华研究员(航宇救生装备有限公司)。

湖北省科技厅实验室处处长粘来霞,武汉纺织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冯军,党委常委、副校长王栋出席本次会议,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华中科技大学、航宇救生装备有限公司的部分实验室固定人员等列席了会议。

党委常委、副校长冯军主持第一届学术委员会成立环节,并致辞感谢大家支持全国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希望学术委员会多给予指导和建议,支持全国重点实验室高质量发展。

党委副书记、校长徐卫林院士欢迎各位委员来到武汉纺织大学,感谢大家给予全国重点实验室的关心和支持,并向各位委员介绍了全国重点实验室的基本情况,希望学术委员会多给予指导和建议。

湖北省科技厅实验室处处长粘来霞表示,希望全重实验室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三家共建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取得更佳丰富的科研成果,为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贡献力量,为国家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做出更大的贡献。随后,粘来霞处长宣读了第一届学术委员会委员名单。

学术委员会主任孙晋良院士主持全重工作汇报和学术交流环节。全重常务副主任杨应奎教授作了实验室工作汇报,介绍了全国重点实验室简介、近五年建设的意义、主要研究方向和内容、科研团队建设、人才培养水平、研究工作水平、科研硬件条件、开放合作和国际交流、运行管理、未来工作规划和预期目标等。随后,陶光明教授、夏治刚教授、王居豪研究员、陈凤翔教授分别作了代表性成果汇报。

学术委员会委员对全国重点实验室工作汇报进行了审议,针对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学术成果进行了深入的交流,重点围绕全国重点实验室的建设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总体上对全国重点实验室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三家共建单位优势互补,布局非常清晰,近年来开展了较多的研究工作,在一些研究领域取得了初步的研究成果,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学术团队和人才培养工作进步较大,并对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未来,纺织新材料与先进加工全国重点实验室将在学术委员会的共同指导下,聚焦国家重大需求,突出纺织新材料与先进加工全国重点实验室特色,围绕关键问题,加强国际国内合作,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提升团队研究实力,扎根湖北,服务国家,为纺织新材料与先进加工技术的发展做出贡献。

编辑、审核:大可

版权声明:本文由“TOP大学来了”综合自“武汉纺织大学”,文章转载只为学术传播,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