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老话,兔子急了也咬人,一向话都说不利索的老拜登,最近终于爆发了。

在5月7日刊发于BBC网站的专访中,卸任后的拜登打破“美国总统鲜少批评继任者”的惯例,首次公开对“继任者”特朗普展开了直言不讳地痛批。谈及特朗普近期一系列言行,特别是美国对盟国的态度,拜登的话几乎句句带刺。

拜登愤怒地说道,特朗普在白宫会见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时激烈争吵,其行径“实在是太给美国掉价了”。拜登控诉道:“我们现在谈论的都是,这是美国湾,也许我们必须收回巴拿马,也许我们需要获得格陵兰岛,也许加拿大应该成为第51州。(纵观美国)哪个总统会这么说?”

拜登这话的意思就是指责特朗普把美国的“面纱”给扯掉了,让美国虚伪的一面彻底暴露在蓝星面前。如此一来,即便民主党卷土重来,或者美国将来的什么总统,再去协调美国的外部关系,将会变得很困难。拜登认为,由于特朗普的政策以及对北约盟友的攻击,美国与欧洲的大西洋联盟正走向消亡。因为,欧洲大陆的领导人们如今正在思考自己能否依靠美国。

拜登担忧的是,特朗普再这样胡搅蛮缠下去,欧洲将会对美国的确定性和领导地位彻底丧失信心。提到美国的领导地位,拜登吐槽特朗普道,咱就是无法理解为什么这个政府不懂得盟友的力量。自己在任时不惜彻底和俄罗斯撕破脸,以拉瑞典和芬兰加入北约,结果到了特朗普却是“自毁长城”。眼见拜登想表达的意思,记者赶紧问拜登是否后悔退选,拜登先表示不后悔,后面又表示,这只是一个艰难的决定。

拜登想表达的其实是“我命由天不由我”。美国走到今天,都是美国资本信了特朗普的鬼话,逼我退选的结果。从新闻中流出的视频画面,可以看出,拜登既愤怒又无奈,好像是要把这几年的苦水给一股脑儿吐干净一样。受制于“语言表达”能力,特朗普执政前100天内,至少提到或写下“拜登”高达580次,注意不含特朗普在野期间。



基于此,国内媒体在总结BBC这篇新闻稿时,标题用得恰到好处。拜登说特朗普“掉价”,“掉价”二字说白了,就是指责特朗普,把美国国内外的事务搞得一团糟,且没有任何拿得出手的政绩。虽说拜登这话有攻击政敌之嫌疑,但话糙理不糙。

从美国对外政策来看,特朗普政府将美国的国际关系弄得支离破碎。中美关系几乎破裂,欧美关系濒临反目,俄美关系扑朔迷离,就连美国的铁杆盟友日韩加等国,也不再对美国言听计从。至于中东国家,懂王为了圆满完成任务,特意给中东王爷们献上了三份“厚礼”。

首先,在特朗普成行之前,美国国务院大手一挥,批准向沙特出售1000枚空空导弹及配套系统,交易总额高达35亿美元。特朗普满心以为,凭借这份“大礼包”,一定能换来沙特的笑脸相迎。然而现实却给了他一记响亮的耳光,沙特主导的OPEC+突然宣布增产。

尽管表面上看,石油增产会降低国际油价,一定程度上缓解美国的通胀压力,但这对于特朗普来说,却并不是一个好消息。特朗普背后站着美国众多能源利益集团,油价下跌,能源企业的利润大幅缩水,那大佬们会怎么对待特朗普?无疑触动了其政治“根基”。

此外,更让特朗普难堪的是,沙特与自己的对手合作却在不断扩大,尤其是在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开展得如火如荼,各种合作项目接连落地。反观沙特之前承诺的6000亿投资,至今没有全部兑现。两相对比,特朗普脸上实属无光,是热脸贴了冷屁股。

其次,特朗普计划下周出访沙特前,将波斯湾改名为“阿拉伯湾”。自16世纪以来,“波斯湾”就被世界广泛认知和使用,它承载着伊朗的历史记忆和民族情感。回顾之前,特朗普就搞了一手将墨西哥湾改名为“美国湾”的闹剧,如今特朗普想通过改名,向沙特等阿拉伯国家示好,向其传达美国仍将伊朗视为中东“头号敌人”的信号,而自己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帮助沙特坐稳中东头把交椅。因此,沙特你要在中东配合美国的中东政策。

而特朗普最后一份“礼物”则是美国与胡塞武装刚签署的停火协议。在停火协议正式宣布之前,美方就透露消息,称胡塞武装已经“做出让步”,愿意停止对中东水域航行安全的威胁。

5月6日阿曼宣布在其斡旋下,美国和胡塞武装达成停火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停止相互攻击,确保红海和曼德海峡的航行自由。随后,特朗普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宣布停止对胡塞武装的空袭。美国这边话音刚落,胡塞武装就立刻站出来驳斥,称不是自己退让,而是美国退让。胡塞武装首席谈判代表穆罕默德更是直言,“发生改变的是美国的立场,而我们的立场依然坚定。”如何坚定?

5月8日,胡塞武装发出强硬威胁,如果美以不改过自新,那“地狱之门”还要开启,同时明确表示将继续支持哈马斯抵抗以色列侵略的作战行动,并且扬言要对以色列发动超出其承受能力的打击。

也就是说,胡塞武装之所以同意停火,是想避免美国继续轰炸也门,造成人员伤亡,然后再摆脱美国对自己的牵制,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对抗以色列中去。对胡塞武装而言,目的如此。那美国呢?

第一,就是我们刚说过的,特朗普计划访问中东,急需缓和当地局势,给王爷们一个交代。

第二,红海护航和空袭也门耗资巨大。仅仅是弹药开支,就超过了7.5亿美元,这还不包括频繁让航母换班以及遭受打击修缮的费用。另外,在与胡塞武装交战的过程中,美军7架“死神”无人机被击落,两架舰载机因为航母急拐弯坠海。

第三,持续的空袭不仅没有削弱胡塞武装,反而激起了胡塞武装的斗志,其袭击航道的频率和力度有增无减。见此情景的特朗普不想再当“冤大头”。

不过,胡美停火并不是这份停火协议成为关注焦点的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这次停火协议绕开了以色列。由于,胡塞武装和以色列之间没有停火协议,如果胡塞武装接下来继续打击以色列,美国却置身事外,那美以之间的矛盾必然激化。那特朗普真敢“出卖”以色列吗?尤其是在内斗吃紧时期,特朗普如果得罪了美国国内犹太复国主义群体,那自己的处境将会更加不利。

基于此,我相信所谓的“停火协议”,只是特朗普基于中东之行推出的临时举措,是为了减少沙特手上的谈判筹码,是为了给伊朗施加压力。当然就算特朗普真有此意,停火协议也不大,因为正如拜登无法限制内塔尼亚胡那样,特朗普同样做不到,也许特朗普只是不想被以色列拖下水,但这事还真不好办。因为就在美国绕开以色列停火后,以色列果断打脸美国。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宣称,“将大幅升级以军在加沙地带的攻势”。内塔尼亚胡这么说,就是担心特朗普顶不住压力,所以不如趁机拿下加沙,把“大以色列计划”变成既定事实。以色列现在是全面拿捏美国,以方已经把特朗普此前提出的“清空加沙”计划,当成了“至理名言”,无论如何都要兑现。当然,也不排除内塔尼亚胡和特朗普是在唱“双簧”。不过无论怎样,眼下局势都并非有利于特朗普。

说实话,基于美国内斗和外斗的复杂局面,特朗普确实想要做出调整,但奈何“按下葫芦浮起瓢”,一纸停火协议,看似解决了与胡塞武装的冲突,实则引发了美以之间的信任危机;想要缓和与欧洲的关系,又跨不过乌克兰问题。特朗普稍微对普京放一下狠话,讨好欧洲,结果俄方从支持印度变成中立,还强调中俄关系牢不可破。

特朗普“卑躬屈膝”换来的是这种局面,也难怪拜登痛斥其绥靖政策就如同当年英法对待德国一样。这样看来,特朗普上任一百多天,唯一能拿出手的成绩,恐怕就是乌矿产合同,但那又有用吗?你开采出来的稀土想要使用,离得开中国吗?因此,这次中美接触,一定是美国先打的电话,一定是要对中国进行让步,具体如何让,我们拭目以待。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