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达连隘口,距离巴拿马运河仅200公里的区域,与商船反复,贸易繁荣的巴拿马运河不同的是,达连隘口堪称是自然与人为危险交织的“死亡走廊”,每年都有数万人从这里冒险穿过,但生存几率却极低,那么,这究竟是怎样一个地方?为何如此危险,仍有人愿意从这里穿过呢?



达连隘口位于巴拿马与哥伦比亚接壤地带,具体在巴拿马的达连省与哥伦比亚乔科省之间,属于靠近哥伦比亚边境的热带丛林区,长度大约160公里,宽50公里,面积大约八千平方公里。达连隘口北邻加勒比海,南濒太平洋,是连接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唯一陆上通道,但这里自然环境却十分复杂,该地区主要由热带雨林、沼泽和山地组成,靠近巴拿马一侧属于山地热带雨林,海拔从60米的谷地直冲至1854米的高耸山峰,地形崎岖起伏巨大,位于哥伦比亚一侧则是阿特拉托河所形成的河口三角洲,周围湿地沼泽广布,泥潭暗流遍地,沼泽泥潭深度甚至能够达到2米以上,这种复杂的地理环境,在南北美洲衔接处形成了天然阻隔,导致这里即便与巴拿马运河直线距离只有200公里左右,但却要绕行数千公里。并且受气候影响,这里雨季持续时间长达9个月,年降水量超3500毫米,暴雨时常引发洪水,在巨大海拔高差作用下,河流湍急,深度甚至超3米。



并且这种原始的自然雨林环境,成为了各种剧毒蛇类、凶猛鳄鱼、美洲豹等野生动物的栖息地,更是滋生了大量携带各类病毒的蚊虫,成为疾病传播的 “天然温床”,每年都有数千名穿越者因蚊虫叮咬引发疟疾、登革热、寨卡病毒等,或是猛兽攻击而失去生命。多变的环境和极端地形使得这里成为了人类徒步穿越的“噩梦”。

不只是自然环境带来的生存挑战,达连隘口由于位置偏远,监管十分薄弱,导致这里成为了犯罪活动、走私交易的核心通道,2023年据联合国调查报告显示,穿越达连隘口遭遇武装抢劫的概率高达18%。

达连隘口这种充斥着各种危险因素的情况,导致这一地区难以建立有效的交通体系,以至于泛美公路多次尝试,也未能完成这部分路段的建设。泛美公路是贯穿整个美洲大陆的公路网系统,北起美国阿拉斯加的费尔班克斯,向南直至阿根廷火地岛,全长超48000公里,美洲大陆各国通过这一公路网联系起来,可极大促进美洲各国之间的文化、贸易、经济等方面的交流互动,同时,也能够为军事运输和资源调配提供便捷通道。但因哥伦比亚和巴拿马边境处的达连隘口未能修通,这里也成为了泛美公路的唯一断点。



然而即便危险系数极高,每年依旧有大量人口穿越达连隘口。据统计,2021年大约有13.3万人穿越这里,2022年这一数字达到了24.8万人,2023年更是增加到了31.5 万,其中儿童占比甚至达到了五分之一。2024年通过人口为28.3万人左右,这些人主要是来自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厄瓜多尔、海地等国家,其中还包括中国的移民。那么,这些人为什么不顾危险也要穿越达连隘口呢?

因为达连隘口的另一边便是很多人向往的美国。达连隘口南侧的委内瑞拉、海地等国家非常落后贫穷,比如委内瑞拉虽然石油储量丰富,但石油收入却未能用于国家发展,加上国内局势动荡、受国际局势影响严重,导致该国面临着严重的通货膨胀和资源短缺, 2018年通胀率曾一度飙升至1300000%,食品价格激增到惊人的500多万%,当年委内瑞拉的最低工资约为32.5万玻利瓦尔,但一袋面粉价格却达到了300万。这一数据比如今美国加征3500%的关税还要令人震惊。虽然2024年有所好转,全年累计通胀率达到了12年以来最低,但依旧是拉美地区平均水平的3倍多。而隘口另一侧的美国则具备足够的吸引力,很多人认为,只要穿过达连隘口便能寻得新的出路,因此,促使了更多人踏上这条“危险走廊”。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