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花楹开
紫意醉人昆明又美出新高度
老年朋友们
赏花、拍照、跳广场舞
悠闲惬意
但迷人的可不止蓝花楹
还有骗子的种种说辞
我们精选6类老年人高发诈骗类型
请认真看完
也请转给身边每一位长辈朋友
冒充抖音客服:
“你被自动续费了!”
“我们是抖音官方,系统显示你开通了直播会员,每月扣800元。” “如需取消,请下载‘取消助手’并开启共享操作。”
诈骗解析:骗子以“扣费取消”为由,诱导受害人下载涉诈App、开启屏幕共享,直接操作银行转账或控制手机。
为什么盯上老年人?
短视频已成老年人重要社交娱乐工具,却不了解平台规则。一听“要扣钱”,慌了神,就容易被骗子牵着走。
冒充社保局:
“您医保出问题了!”
“我们是医保中心,您账户已过期。” “你社保账户出现问题需要核查。” “下载这个‘医保协查’App,我们远程教您处理。”
诈骗解析:这类电话利用“医保、社保”话题引发焦虑,诱导受害人下载虚假App、共享屏幕或填写个人信息。最终目的是盗取银行密码、控制手机操作,进而转账。
为什么盯上老年人?
老年人高度依赖医保、养老金,对这类来电更容易紧张和配合,加之智能手机操作不熟练,更易被“引导”。
冒充公检法:
“你涉嫌洗钱,要协查账户”
“你身份被冒用涉案,公安已立案,需配合资金清查。” “请把银行卡里的钱转入‘安全账户’,以示清白。”
诈骗解析:假冒“公安/检察院/法院工作人员”,常以“保密协查”为由,逼迫受害人离开家人视线,在酒店、网吧接受“远程指导”,一步步把钱转给骗子。
为什么盯上老年人?
老年人受传统权威观念影响强,一听是“警察/法院”,本能服从,尤其是独居或空巢老人,缺乏人商量,更易落入圈套。
刷单返利:
“帮我们点点赞,每单返15元”
“帮网店刷销量,每单返现,简单又安全!” “做几单积个信任后,可以解锁高返利项目。”
诈骗解析:初期确实返现,引导“尝到甜头”,随后要求垫资、交“保证金”才能继续接任务,越陷越深,最后平台卷款跑路。
为什么盯上老年人?部分退休老人希望“动动手指赚零花”,时间充裕但风险意识不足,面对“小投入大回报”的诱惑,难以识破虚假平台。
网络投资理财:
“稳赚不赔的高回报项目” “我们是国家支持的项目,回报高、安全快。” “有保障协议,退休老师都在投,您也别错过。”
诈骗解析:搭建精美App平台,前期小额返利制造信任感,鼓励追加投资。平台一旦吸金到位即跑路。
为什么盯上老年人?部分老人有存款,却缺乏金融知识,不了解“高收益=高风险”,加之对“国家背景”“熟人推荐”较容易相信,容易被骗。
冒充熟人借钱:
“我是你亲戚”
“妈,我手机换号了,别给旧号打了,现在急用钱。” “我是你老战友的儿子,你不记得啦?叔,救救急。”
诈骗解析:诈骗分子通过盗取或伪造社交账号,模仿语气、照片、关系,用“紧急情况”诱导情绪失控,骗取转账。
为什么盯上老年人?老人往往对人际关系模糊,对晚辈的“求助”心软,不知“视频电话”也可AI合成,误以为真是亲人。
蓝花楹下的防骗口诀
不轻信来电短信
不扫码陌生链接
不透露验证码
不共享手机屏幕
有疑问,立刻报警
请把这篇文章,转发给你的父母。愿每一位叔叔阿姨,都在花海中安心生活,避免被骗。
来源 昆明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
责任编辑 吕世成 陈洁
责任校对 刘自学
主编 武熙智
终审 编委 刘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