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于婷 杨涛

5月过半,和夏天一起到来的,还有成都大街小巷的“梦幻紫”。受气温影响,今年成都的蓝花楹比往年“迟到”了一些,但看到满城的“绝绝紫”,大家就顾不上抱怨,开启了拍拍拍的“打卡”模式。


在位于成都武侯区的晋阳路上,沿着铁路边,约3公里的道路两侧,蓝花楹已陆续绽放,淡紫色的花朵在阳光下摇曳生姿。不少市民游客也专门到此处拍照,等待火车经过时,迅速按下快门,来一张季节感十足的火车与蓝花楹的合照。

四川大学望江校区,此处的蓝花楹树比路边的似乎多了份古朴清丽,花朵形态精巧,颜色从淡蓝渐变至深紫,阳光下更显晶莹剔透,花瓣随风飞扬落在草地上,像在青青草地的画卷上泼洒着蓝紫色的墨汁。

而小通巷里的蓝花楹则多了一丝“网红”气质,盛放的蓝紫色花簇下,写着“成都”两字的斑马线,成了不少游客专程来“打卡”的“景点”。

过去说到蓝花楹,大家总会提起昆明,为何近几年,蓝花楹也成为了初夏成都的城市“代名词”?

成都市植物园植物研究中心主任、高级工程师朱章顺介绍,成都行道树大规模栽种蓝花楹是在2016年前后开始的,在此之前人民公园、文化公园等地少量种植了蓝花楹。“近年来通过成都园林工作人员进行品种选育与优化,再加上多年的生长,蓝花楹对成都的气候表现出较好的适应性。”

据了解,蓝花楹原产于南美洲,适宜在阳光充足的地方生长,随着蓝花楹逐渐适应成都的气候条件,在城市绿化中的身影愈发常见,尤其是在东大街、武晋路、国华街及中环路北段等地段。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