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甘孜州传媒中心推出的文化类朗读栏目

《早安甘孜》

让你随时随地通过声音进行阅读

此栏目旨在通过对

康巴作家群优秀作家原创作品的诵读

对音乐、图片、文字的整合与重塑

构建一个全民参与

在移动端倾听与分享优秀作品的互动栏目

大家能欣赏到州内知名作家的作品

同时也欢迎读者踊跃投稿

分享专属于自己的故事

今天,请欣赏文学爱好者廖淮光的原创诗歌

《转动川西》

点击,用你的耳朵开始阅读吧


滑动阅读

转动川西

——廖淮光

翻越折多山

道路盘旋而上

像亘古不变命运的转筒

先是草木葱茏,再是碧绿草地

紧接着一层轻薄鹅黄

再往上,参透云雾的山脊袒露锋芒

那是太阳行走的坐标

那是苍鹰起飞的地方

那是冰雪的故乡

那里常常飞沙走石

一般人,连目光都高攀不上

折多山,你折叠了什么

又袒露了什么

一座山,递过来登天的梯子

一座山,竖起人心的刻度

在塔公草原

已经在高原之上了

所以我并不向往更高处的瞭望台

一个人偏离人群

俯身低矮处的草地

七月的草原花朵正密

仿佛每一片叶子都转进了花期

顺着斜坡,云朵一般

我慢慢放平自己

青草的气息浓郁

能清晰感受到花草在我身下

委身时的顺从、反抗时的力量

如果我是我覆盖的一小片草原

会长出什么样的草

会开出什么样的花

会构建什么样的塔

指向蔚蓝和天空

会铺一条怎样的路

待你转山转水后,遇见

当你朝我伸手的刹那

你已经扶起了整座高原

倒置的脚步匆忙

我唯一坚定的,便是拆除

那朝向高处的瞭望台

已经在高原了,已经足够高了

影像

蓑衣在雨天潮湿

然后晾晒在吊脚楼的屋檐下

等待下一场雨

土墙上,一张牦牛皮

悬挂在川西高原的阳光里

更多的牦牛,散落在远处的草地上

所有的亲人,贴着我的后背离开

所有的牦牛,都在走向一张皮质里

惊慌失措的土拨鼠

跃上公路边的斜坡钻进洞穴

鲜花盛开的辽阔草原,便有了出口

而荒芜越来越汹涌的村庄

越来越像潦草的伤口,放弃了创可贴

狼眼、狼尾、狼嚎

一个人背着蓑衣消失于江南

所有人都找不到归家的钥匙

紧系

无数的缘由和一个缘由一样

一头牦牛仰天长哞两声,扬起高高的尾巴

朝另一头牦牛奔赴过去

快接近的时候,它突然停下

双脚使劲地刨着草地

两只长长的犄角,铁锨般掘起泥巴

更多的牦牛仍然吃着草

无动于衷,在与雪山的对奔里,进阶缓慢

转筒闪耀,健硕身躯凸现的轮廓

仿佛一个人的青春、力量、怒火、欲望

直至在草场边的一个屠宰场

我与一头拴在卡车栏杆上的牦牛完成对视

那时秃鹫轻轻滑过,空洞的天空下

一摊泛着腥味的血液,一片殷红的花朵

人群是一段绳子,系紧了又松开

松开了又系紧。草原弥漫的绝望

类似雪山站起的孤独

而最幸福的便是,一头牦牛紧贴前一头牦牛的体温

在所有的目光里走向锋芒

作者简介


廖淮光

今天我们推荐的作品《转动川西》的作者廖淮光,重庆酉阳人,苗族,1982年11月出生,现居峨眉。有作品散见《诗刊》《民族文学》《星星》《北京文学》等刊物,入选过多种选集。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学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15期少数民族班学员。


本期朗读者简介

叶凡,甘孜州传媒中心主持人,有至少10年记者工作经历。2023年3月18日,曾为四川民族学院党委宣传部学生记者团开展主题为“语言表达艺术——勇敢说出来”的业务技能培训,围绕播音、主持、朗诵和采访四个方面,讲解相关知识和技巧。在“早安甘孜”文化类朗读栏目中担任配音。在四川省总工会、中共四川省委网信办主办的2023年“网聚职工正能量 争做四川好网民”主题活动中,诵读的《一座桥的故事》获得网络正能量优秀诵读二等优秀作品。

除了为大家推送优秀的作品

我们更希望从大家的文字与声音中留住最温暖的康巴

为此,《早安甘孜》栏目

自推出起长期公开接受读者投稿

希望能与每一个有故事、有才华、想倾诉的你

在声音中相遇

>>>>投稿要求

读者可以只投文字稿

也可以自己录音,将文字稿与声音稿一起投出

稿件要求原创,内容不限

文字稿件字数要求3000字以内

投稿时除了“录音+文字”之外

请附上

“个人简介+联系方式(电话+微信)+生活照”

>>>>联系方式

微信:18942833085

邮箱:1093574604@qq.com

<以上活动最终解释权归甘孜州传媒中心所有>

配音/ 叶凡

编辑/ 王玲娜

校对/ 马俪伲

责编/ 杨雪

审核/ 肖宵

监制/ 谭荣皓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