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医脉圈 (转载仅作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权,请联系小编微信号:yyxxzz520,我们将及时更正、 删除,谢谢!)(转载已获授权)
非计划拔管 (UEX) 是指导管意外脱落或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自行将导管拔除。据报道,UEX 发生率为 0.5%~35.8%,其中患者自行拔管占 90% 以上。
下面我们来看几例非计划拔管的发生经过:
案例分析
案例 1. 鼻肠管拔管
2025-03-01 18:23,某男性患者鼻饲结束,当时导管固定妥当。18:30,家属发现鼻肠管已被患者自行拔除。护士立即至床边评估,患者神志清,鼻肠管完整掉落在床边。立即汇报护士长和值班医生,无特殊处理。
案例 2. 导尿管拔管
2025-3-10 5:45,77 岁,男性患者,晨起如厕时因自觉尿管影响排便,自行将尿管剪断。家属发现后到 5:45 到护士站呼叫,护士查看发现尿管前段滞留在尿道内,患者小便能自解,尿色呈淡血性,立即汇报医生。后来用血管钳将滞留在尿道内的尿管取出。
案例 3.PICC 拔管
2025-3-20 13:25,70 岁,女性患者突发躁动,双手乱抓,不慎将 PICC 导管拔出。陪护人员发现后立即拉铃呼叫,护士赶到床旁,立即用敷贴按压止血。
目前,临床上缺乏针对性强和实时动态评估 UEX 风险的工具,护士常常无法准确评估 UEX 发生的风险。为减少导管非计划性拔管,常常需要采取各种综合措施。此外,导管的正确固定也至关重要。
以下是临床上常用的导管固定方法,我们按导管类型进行分类说明,并附上各种配图,供大家借鉴。
通用固定原则
1. 双重固定法
原则:导管本体+延长管/连接处双重固定。
示例:胃管先在鼻翼处固定,再在耳旁或胸前用胶带二次固定。
2. 高举平台法
方法:用胶带将导管呈「Ω」或「U」形弯曲后固定,减少导管与皮肤的张力。
适用:所有导管(如引流管、CVC 等)。
按导管类型分类的固定方法
1. 鼻胃管/鼻肠管
鼻翼固定:采用医用胶带或鼻胃管固定装置(如 3M 加压固定胶带)。清洁鼻部皮肤后,将胶带剪成「工」字形,上端固定于鼻梁,下端缠绕胃管。
耳廓或胸前固定:用胶带将导管远端固定在耳廓或胸前,避免牵拉。
2. 中心静脉导管(CVC/PICC)
透明敷料固定:使用 IV3000 或 Tegaderm 等透明敷料全覆盖导管穿刺点及部分导管。
缝合固定+胶带加强:部分 CVC 需缝合固定翼,再用胶带以「高举平台法」固定延长管。
图片来自:参考文献 2
专用固定装置:如 StatLock®(一种带粘性的塑料夹),可牢固固定导管底座。
3. 导尿管( Foley 导尿管)
大腿内侧固定法:将导尿管用胶带固定于大腿内侧(女性)或下腹部(男性),避免尿道牵拉。
图片来自参考文献 3
引流袋悬挂:确保引流袋低于膀胱水平,避免重力牵拉。
图片来自培训课件
4. 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套管
固定带法:使用棉质或弹性固定带绕过颈部,打死结(留一指空隙),避免过紧或过松。
胶带交叉固定:胶带呈「X」形固定于面部,需定期检查皮肤压力性损伤。
5. 胸腔引流管
缝合固定+胶带加固:引流管出口处需缝合,再用胶带以「工」字形固定于胸壁。
引流瓶放置:引流瓶始终低于胸腔水平,防止反流或牵拉。
6. 外周静脉导管(PVC)
透明敷料+胶带加强:透明敷料覆盖穿刺点,导管末端用胶带「高举平台」固定。
导管固定器:如 Grip-Lock 等器械辅助固定。
特殊辅助方法
1. 镇静/约束:对躁动或不配合患者,遵医嘱使用镇静剂或肢体约束(需定期评估)。
2. 患者教育:告知患者家属留置导管的重要性,避免患者自行拔管。
3. 敷料选择:对过敏皮肤选用水胶体敷料或硅胶胶带。
注意事项
为避免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临床工作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每日评估:每日评估导管留置的必要性,尽早拔除导管;检查固定是否松动、皮肤是否受损。
2. 潮湿环境处理:出汗或渗液时及时更换敷料 (如造口周边)。
3. 导管标识:明确标注导管名称、置管日期,避免混淆。
建议参考最新临床指南更新操作流程。通过规范固定结合患者个体化护理,可显著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率。
参考文献:
1. 杨双,王国蓉,等.ICU 患者非计划拔管行为动作特征分析. 护理学杂志,2023,38(2).
2.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 院前急救患者转运途中管道固定规范.2024-04-30 实施
3. 周阳,韩辉武,主编. 临床管道护理.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24.1
【全程实战班】专属计划,精准提分测弱点+定制方案,直击短板效率翻倍!
分周攻克高频考点,省时省力稳提分!考纲考点全覆盖,难点速攻无遗漏!
名师直播讲解,互动答疑扫清障碍!立即领计划2025高级职称一次过!
想一次通关?
用考试宝典
有件事麻烦您:
微信规则有变
按照以下步骤操作
将“护视”公众号设为“星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