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古书时经常会听到一句特别霸气的话,叫“虽千万人吾往矣”。可是放在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人能拥有这种气魄呢?就拿考大学或者考公务员来举例吧,经常是一所外省的好大学的某个冷门专业可能只招一人,但却可能会有上千名同学报考;又或者在以后国考的时候,一个岗位会有上万人报考。
到了那个时候,谁还敢自信地说出自己就是那万中无一的人才呢?但现实确实如此离谱,有的同学哪怕遇到了看似量身定制的岗位,都不一定能通过笔试的初次考核,然而有的女孩子却能独自一人站到最后。
女生单挑1.6w人,被国考单人岗录取上岸,说这是萝卜坑的格局太小了
还记得有一年国考的时候,一个来自西藏的小众岗位竟然成了当年最热门的岗位,当年有超过2万人报考。大家都很疑惑,这么多学生挤到那么偏远的一个地方做什么呢?
这还真搞不懂,大学生们自有他们的心思,也许他们都觉得这个岗位虽然偏远,可是待遇很高,再加上很多人不喜欢在工作的时候与人打交道,他们想去体制内,但又不喜欢体制内的那种氛围,这样的岗位可就太适合他们了。
而今年又爆出了一个超级热门岗位,总报名人数高达1.6万人,估计都比有些大学一年招收的研究生人数还多了。但就是在这样极端的情况下,有一个女孩子不慌不忙、从容不迫地考到了最后,一笑到底。
这位女同学最后被录取到2025年的中华职业教育社,担任一个1级主任科员及以下的职位,当她的名字赫然出现在这份录用名单上的时候,估计不只是她的父母,很多网友也都替她热泪盈眶了。她来自北京林业大学,应该是一个应届毕业生。
有人不满地说,有些东西出生就有优势,就是说这岗位可能就是所谓的萝卜岗,估计就是让这个女生走捷径而已。但就这一次的情况来看,这么说真的是格局小了。
有人说只要是参加过国考或者有资格参加的,基本上就明白这种岗位根本就不存在萝卜岗的情况。有一个从万人岗中卷出来的人叫陈怀安,大家就能知道这竞争程度有多激烈了。
我们确实得承认存在着萝卜坑这种现象,那它一般存在于什么情况呢?
要么就是一些地方的小单位招新人的时候,比如今年笔者听说过一件事,说当地的一个单位招人,让一些学生去参加考试,结果连考试时间都没公布,最后直接公布了一个考试结果。
就发现除了那两三位萝卜坑选手上位了之后,其他同学全部是缺考状态,这才叫萝卜岗,这是压根儿就不想让其他闲杂人等上岸呀。而像国考这样的大型考试,又是如此热门的岗位,是绝对没人有胆子去搞萝卜坑的,众目睽睽之下,这1.6万名考生估计都坐不住。
但换句话来讲,如果一个岗位的竞争激烈程度已经远超200∶1,达到600∶1、1000∶1,甚至是16000∶1,其实那难度基本上就是一样的了。因为它难到一定程度,对于普通学生来讲就是注定上不了岸的。
要知道,这位女同学最终的得分是138分,大家由此也就明白了,至少得达到这个程度才行,而且这还是在报考人数极多,必然存在压分情况的情形下取得的分数呢。
所以大家也没有必要抱有太强烈的信心,尽量还是绕开热门岗位,除非确实是名校毕业,并且是从小被夸到大的那种,确实有着比别人学习东西都快的十足的准备能力。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