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5月,广东妇女解放协会在广州成立,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妇女解放先锋旗帜。百年回望,这片热土上涌现出一批以热血浇灌革命火种的巾帼群星——她们中有以邓颖超为代表的革命先驱,深入潮汕地区组织分会,号召妇女冲破封建枷锁;有高恬波这样的“女将军”,既是广东省第一位女共产党员,又率北伐救护队冲锋前线,用医术与信仰书写传奇;还有区梦觉、陈铁军等“岭南女杰”,在反帝游行、省港大罢工中擎起妇女解放的火炬。她们以丹心映照木棉之志,将个人命运融入民族解放的洪流,且看广东妇女解放运动中涌现的巾帼力量。
宋庆龄
支持广东妇女解放协会工作
1921年,宋庆龄组织广东妇女界成立“女界出征军人慰劳会”并亲任会长,大力支持粤军西征桂系军阀。得益于各界人士的支持,宋庆龄在成功募集到十几万元后,与何香凝等携带捐款和物品到广西梧州前线慰问,并组织妇女救助团,担任救助伤兵的工作,为两广的统一作出了巨大贡献。同年12月,在孙中山亲临广西桂林组建北伐大本营的同时,宋庆龄在广州组成了红十字会,率红十字会员去桂林参加北伐。
除了加强统一战线外,宋庆龄也没有停下开展妇女运动的步伐。1938年,她来到广州,成立粤妇女救亡协会,发起“一个广东妇女捐赠一件寒衣”的活动。
何香凝
广东妇女解放协会顾问
1924年,何香凝负责广东省的妇女工作,领导出版了刊物《妇女之声》,还设立了女工学校和妇女运动讲习所,提出废除一夫多妻制,开办了许多有益妇女权力的报刊杂志,不断地为女性解放而奋斗。同年3月8日,我国第一个“三八”国际妇女节的活动在何香凝的倡议组织下,在广州顺利举行。她在妇女大会上介绍了妇女节的由来和意义,鼓励更多女性主动寻求解放的道路。在这次的三八妇女大会后,全国逐渐开展妇女运动,越来越多的女性被发动投身到妇女解放运动和国民革命运动中去。
蔡畅
广东妇女解放协会第三届执行委员会委员
1925年回国后,蔡畅担任两广区委妇委书记,大力选拔培养妇女革命干部,领导建立了妇女解放协会,使妇女解放运动迅猛发展。
时局让蔡畅走过太多的地方,担任过许多职务,做了大量的工作,包括参加红军长征、开展统战工作、进行抗日宣传活动、任职中央妇委书记、改组中央妇委,而这期间最重要的贡献,是1943年她亲自组织起草,经过毛主席批准的《中共中央关于各抗日根据地目前妇女工作方针的决定》。这就是中国妇女运动史上著名的“四三决定”,使妇女运动进入一个新的里程。
邓颖超
中共广东区委妇委书记
1925年8月8日,她与周恩来在广州结婚。新婚燕尔,邓颖超就以中共广东区委妇女部部长和广东国民党省党部妇女部秘书身份,投入到广州的妇女运动之中。
邓颖超在领导潮汕地区妇女运动的同时,还经常回广州参与一些全省性的重大活动。1925年12月5日,她回广州参加广东妇女解放协会第二次改选大会,当选为广东妇女解放协会出版委员会委员。1926年1月,邓颖超在国民党中央妇女部和广东省党部合办的刊物《妇女之声》上发表了题为《民国十四年的广东妇女运动》一文,总结一年来广东妇女运动的经验与成绩,着重强调了今后的任务和努力方向。1926年1月,在国民党全国第二次代表大会上,邓颖超以她在广东地区卓越的工作业绩和共产党员的身份,当选为国民党候补中央执行委员。1月22日,何香凝再次被推选为国民党中央妇女部部长,兼管广东妇运工作,邓颖超作为中央党部妇女部秘书,继续协助何香凝组织了大量活动,大力发动妇女支持北伐战争。
鲍罗廷夫人
广东妇女解放协会顾问
苏联顾问鲍罗廷的夫人,将“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介绍到中国,促成中国第一次公开纪念三八节集会。何香凝在《回忆中国的第一个“三八”节》中写道:“有一次,苏联顾问鲍罗廷的夫人和我谈起了妇女运动老前辈蔡特金和‘三八’妇女节的事,我们为了配合进一步开展妇女群众运动,就打算在广州举行一次‘三八’妇女节庆祝大会。”
鲍罗廷夫人是1923年10月到达广州的,为办好“三八节”,鲍罗廷夫人专门写了《国际妇女节与国民党》一文,由尤亚伟翻译,发表在1924年《新民国杂志》第一卷第6期上。
区梦觉
广东妇女解放协会第三、四届执行委员会主任
大革命时期区梦觉担任广东省妇女解放协会主任期间,曾撰写《妇女解放必经的途径》一文并发表在《广东青年》,引起社会强烈反响。1927年12月参加了广州起义,起义失败后撤到香港,负责省委刊物《红旗》的管理和秘密运送工作。1938年,随广东青年抗日先锋队撤到韶关,被选为代表赴延安参加中共七大。抗战胜利后赴东北解放区工作。1948年,出席在匈牙利召开的国际妇女代表大会,回国后即参加全国妇女代表大会筹备工作。
陈铁军
广东妇女解放协会第三届执行委员会委员、常委
求学期间,为追求进步决心跟共产党走,改名为铁军。192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担任广东妇女解放协会秘书长。1927年10月,受中共党组织的派遣,她装扮成中共广东省委候补委员周文雍的妻子,参加了广州起义。1928年1月27日,由于被叛徒出卖,她与周文雍同时被捕,在狱中他们备受酷刑,坚贞不屈。同年2月6日,陈铁军与周文雍同时在红花岗刑场上英勇就义,时年24岁。2009年被追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高恬波
广东妇女解放协会调查委员会书记
1924年春成为广东第一位女共产党员,参与发起中国第一次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纪念集会,1926年7月被推选为北伐妇女战地救护队队长,1927年12月秘密率妇女救护队参加广州起义,1929年冬遭叛徒出卖在南昌被捕就义,年仅31岁。
王一知
广东妇女解放协会执行委员会委员,宣传部主任
张太雷夫人,曾在上海平民女校读书,1922年经刘少奇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从上海到广州,1927年张太雷牺牲后转入白区地下工作至解放,建国后成为知名的教育家,致力于中学教育30年,创办北京101中学,李铁映、伍绍祖、施光南等曾是她的学生。1991年去世。
区夏民
广东妇女解放协会宣传委员会委员
广东妇女解放协会筹组省港女工大会筹委,陈铁军同学,学运和女工运动的带头人,共青团第四届中央委员。参加海陆丰起义,建立女子武装“卢森堡队”,被誉为“红色花木兰”,1928年被叛徒出卖英勇就义,时年22岁。
谭竹山
广东妇女解放协会候补委员、演讲委员会委员、组织委员会书记
谭竹山于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广东新学生社主要领导人之一,参与发起中国第一次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纪念集会,1925年秋任广东区委妇女运动委员会委员,参与东征,1927年参与广州起义,1929年任中共香港地委妇女部负责人,1930年与党组织失去联络。新中国成立后在广州市妇联工作,1962年任广东文史馆研究员,1979年被选为江苏省无锡市第六届政协委员,1980年2月因病去世。
李雾仙
广东妇女解放协会梅县分会主任委员
李雾仙于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任延安女子大学副教务主任、延安保育院院长。1949年任北京市教育局副局长,旋又随军南下,武汉市教育局局长。在任期间,竭力整顿武汉市的大、中、小学,并创办中南财经学院(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1955年任北京师范学院(今首都师范大学)首任院长。
苏惠
海丰县妇女解放协会驻会常委
苏惠于1925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作为海陆丰地区代表参加在广州召开的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1927年任海丰县苏维埃政府委员兼农妇部主任,1939年作为代表出席党的七大,解放战争期间协助丈夫方方恢复和领导华南和香港党组织工作。1949年后,先后任广州市人民政府委员、广州市妇联主任、广东省妇联副主任、中共广州市委常委、广州市妇委书记、广东省妇联党组书记、华南分局妇委副书记、第二届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副主席。
(部分资料来源:广东省档案馆、团结报、《中国政协》2024年第2期、北京日报、海南日报、李可爱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