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不断探索楼组建设,悉心办好“楼内事”,万里街道从最小处发力,凝聚更广大力量,探索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新路径。街道以党员示范型、能人带动型、文化引领型“三型”楼组创建,促进安全好、环境好、人文好“三好”楼组打造,以共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五治”协同,促进家园共治。
共商共议产生良性效应
富平居民区下辖的巴黎之春小区已有20多年房龄,楼道墙皮脱落、墙面破损等问题日益凸显,快递、垃圾等杂物堆积等成为安全隐患的“不定时炸弹”。富平居民区党总支在充分调研民意的基础上,联合物业、业委会以及楼组长召开“急难愁盼问题解决”研讨会,及时倾听居民意见,持续推动“楼道粉刷”“大堂翻新”更新项目落地落实。
以21号楼为“试验田”,发动楼内党员成为“宣传员”,挨家挨户上门听取民意、征询意见,推动居民参与共商共议,达成共同出资翻新一楼大堂和楼道公共部分的共识。同时,指导楼里党员、楼组长和平安志愿者成立装修筹备组,牵头召集物业、业委会、工程施工方召开修缮专题商讨会,确定改造方案和装修细节。平安志愿者以及“第二梯队”骨干成员主动请缨,当好工程“监理”,及时跟进施工,一旦发现扰民问题或安全隐患,立即联系“三位一体”和施工方进行妥善处理。
居民区党总支总结经验,形成“梦圆新家”创新工作法,以党建引领为线,串联“三位一体”、平安志愿者、“第二梯队”骨干成员,从1个楼号由点及面,完成4个楼号改造,推动“美丽楼组”建设由“独角戏”变为“大合唱”,让居民们切切实实地感受到“共建共享”带来的整洁有序、和谐融洽新气象。
建立邻里互助的有力基石
融洽的邻里关系是楼道居民们相处的润滑剂,当前,小区年轻亲子家庭较多,如何把社区孩子、年轻爸妈转化成社区基层治理的“生力军”,让更多年轻的力量参与到社区治理,愉景华庭居民区给出了“愉妈萌宝”这份答卷。“愉妈萌宝”以“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区”为创始初衷,坚持以人为本为核心,是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的第一原则。“1+3+X”模式即:“1”为党总支领导、居委会指导,“3”为青年家庭、社会组织、区域单位参与,周边店铺作为“X”力量,也参与到这一自治品牌的联建共建当中,通过一个项目,将群团、社会组织、社区等多方联动起来、形成合力。
“愉妈萌宝”俱乐部延长了社区治理工作的半径,实现了资源整合、协同服务。在居民区党总支的牵头下,社区年轻父母作为骨干力量负责相关活动的策划与协助,双方沟通协作、共同负责,按照居委“搭台”居民“唱戏”的原则,让基层活力和参与者的主人翁意识得到充分激发。
美好生活提升文化品位
作为万里地区较早建成的小高层商品房小区,万里名轩居民区党总支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在真金苑小区高层楼栋建立楼管会,发动楼组长、楼组党员、楼组居民以及第二梯队志愿者力量,以“楼组长+楼管制”治理模式,充分调动居民自治积极性。
真金苑已有25年房龄,楼栋公共空间的整新成为全体居民心中的“盼”与“难”,楼管会的建立,为解决问题找到了突破口。楼管会坚持需求导向,通过召开楼组会等方式,明确提升公共空间环境目标。在改造更新的过程中,以楼组志愿者与居民骨干为“领头人”,组建工作小组,充分听取意见建议,落实方案设计、优化更新、解释答疑等程序同步推进。
“我们一楼大厅内放一些花做装饰。”“我提议在大厅里挂一些我们居民自己拍摄的精彩瞬间。”居民住户来当“设计师”,在楼组自治中“唱主角”,楼道改造方案逐渐完善成形。在自治金项目的支持下,居民们讨论楼组建设方案,根据每栋楼的特点,创新打造各具特色的楼道文化。其中,61号楼以乐逸为主题,设立“罐罐茶”议事吧,一壶热水、一撮茶叶、几杯茶盅,大家围桌而坐,煮茶议事。54号楼以和谐为主题,装饰温馨、标语贴心,倡导邻里和睦,共同营造和谐的社区氛围。58号楼则以厚德为主题,注重楼里少年儿童的德育培养。
万里街道将继续深耕党建引领,在社区治理等方面的探索和实践,打造出一片“党建引领有成效、平安建设有抓手、美丽家园有内涵、自治共治有故事”的基层治理新风貌。
原标题:《万里街道聚焦“微单元”,办好楼内事→》
栏目编辑:顾莹颖 文字编辑:赵菊玲
来源:作者:上海普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