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5月8日)下午,彭博的黑底黄字小作文又刷屏了。
中国据悉考虑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商品房现房销售制度,说是要按照开发商拿地时间"新老划断",政策公布后拿的地就得卖现房,以前的项目不受影响。
这消息一出来,房地产圈又炸开了锅,有人拍手叫好,有人眉头紧锁。
现房销售制为啥现在提?
说白了,还是这几年房地产市场的烂摊子逼出来的。
以前开发商靠期房预售,拿了地、挖个坑就能卖楼花,钱先收上来慢慢盖。
可这两年暴雷的开发商太多了,购房者交了钱,房子却烂尾了,维权的事儿层出不穷。
买房这事,最怕"货不对版",期房就像开盲盒,你不知道交房时会是啥样。
现在推行现房销售,购房者能看到实实在在的房子再掏钱,心里踏实多了。
但对开发商来说,这可真是不小的挑战。
以前靠预售资金周转,现在得自己掏钱把房子盖好了才能卖,资金压力一下子就上来了。
想想看,现在能活着的开发商本来就没几个,再这么一搞,估计又有一批得扛不住。
不过话说回来,那些真正有实力、讲诚信的开发商,说不定能借此机会脱颖而出。
就像古代做生意,讲究的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靠坑蒙拐骗的终究长不了,踏踏实实做事的才能长久。
这政策还有个关键词叫"新老划断",也就是新地新办法,老项目还是按老规矩来。
为啥这么做?
政策制定者也得考虑现实情况啊。现在市面上还有不少在建的期房项目,如果一刀切全改成现房销售,那些已经买了期房的购房者咋办?
开发商的资金链会不会彻底断了?
所以得给市场一个缓冲期,让老项目慢慢消化,新项目按新制度来,这样既能解决当下的问题,又不至于引发更大的动荡。
再看看最近的政策动向,三天两头就有新消息。
昨天三部委发布会,又是降准降息,又是说要加快出台房地产新融资制度。
结合起来看,这是要给房地产市场来个全面改革啊。
以前的发展模式确实出了不少问题,高杠杆、高周转,虽然让房地产市场快速发展,但也埋下了不少隐患。现在要建立新的发展模式,现房销售制度肯定是重要的一环。
对咱们普通购房者来说,这绝对是个好事。
以前买期房,提心吊胆的,生怕开发商跑路、房子质量差。现在买现房,看得见、摸得着,房子质量、小区环境一目了然,再也不用担心货不对板了。
而且,现房销售能减少维权事件,让房地产市场更规范。
不过,也有人担心,现房销售会减缓新房供应,毕竟开发商盖房需要时间,短期内可能会让市场上的新房变少。
但从长远来看,规范的市场才能健康发展,这点阵痛是值得的。
你看,房地产市场就像一个大病初愈的病人,得慢慢调理,不能再用猛药了。
现房销售制度就是一副调理的好药,虽然刚开始喝起来有点苦,但能根治病根。
以前靠预售制度带来的高增长,就像打激素,看着挺壮,其实身体虚得很。现在回归现房销售,就是要让房地产市场回到健康发展的轨道上来。
当然,政策推行过程中肯定会遇到不少困难。
开发商的资金怎么解决?银行愿不愿意提供低息贷款支持?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怎么转型?这些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但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各方齐心协力,一定能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就像当年改革开放,也是摸着石头过河,一步步走出了一条康庄大道。
不破不立,破局的钥匙,从来握在敢破旧俗的人手里。
现在的房地产市场,破的已经差不多了,是该立的时候了。
现房销售制度,就是建立新发展模式的重要一步。
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政策的逐步落实,房地产市场会越来越规范,购房者的权益会得到更好的保障,开发商也会回到靠品质、靠服务竞争的正轨上来。
买房,是老百姓的大事,容不得半点马虎。
现房销售制度的推行,让我们看到了政府规范房地产市场的决心。
虽然过程可能会有坎坷,但只要方向是对的,就值得期待。
作者:言叔,资深财经评论员,坚信 “认知才是最大的不动产”。关注我,用不一样的视角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