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提出,“办强办优基础教育”“统筹推进市域内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中考中招改革作为实现这些目标的关键手段,不仅是教育体系的自我革新,更是地方抢抓时代机遇、回应国家战略需求的必然选择。

  资源配置是优化基础教育生态的根基,也是推动地方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着力点。当前,区域间教育资源仍存在分布不够均衡的问题。城乡之间在硬件设施、师资力量等方面存在差异。个别“名校”凭借优质资源吸引大量学生,形成资源虹吸效应,出现“强者愈强”的失衡局面。在此背景下,中考中招改革成为破局关键,“指标到校”政策是一剂精准的“平衡剂”。

  教学转型是提升基础教育质量的核心,是地方对接国家创新人才培养战略的必由之路。在传统知识灌输式教学已难满足时代对创新型人才需求的当下,中考中招改革正是以“指挥棒”的形式,推动初中教学从“育分”向“育人”进行根本性转变。在课程设置上增加跨学科、实践类选修课程,在教学方法上推广项目式、探究式学习,这既是教育回归本质的必然选择,更是地方在新时代赢得发展主动权的关键所在。

  评价革新是推动基础教育变革的关键,是地方构建良好教育生态的重要抓手。构建多元评价体系,是破解教育功利化、短视化的关键所在。将学生的思想品德、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等纳入综合素质评价,并作为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优化考试内容,减少死记硬背题型,增加开放性、实践性试题,更能促使学生注重知识应用与能力提升。当评价体系发生根本性转变后,教育才能摆脱应试枷锁,回归立德树人的初心。

  中考中招改革是一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性变革。地方需以全局视角统筹谋划,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推进教学转型、革新评价体系,主动拥抱改革浪潮,推动基础教育生态的深刻变革,为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唯其如此,才能在新时代的竞争中赢得主动,培育出更多适应时代需求的栋梁之材。(张婷)

《中国教育报》2025年05月09日 第09版

作者:张婷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