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一期,继续来讲意系图兰I中型坦克。



防护方面,该车全长5.55米,宽2.44米,高2.39米,战斗全重18.2吨。车体正面装甲厚度约为50到60毫米,侧面装甲约为30到40毫米,后部装甲稍薄,约20到30毫米。炮塔正面装甲相对较厚,大约60到70毫米,能够为炮塔内的乘员和设备提供一定的保护。然而,车体和炮塔的装甲采用了垂直布置,这种设计在早期坦克中较为常见,但在应对大口径火炮和穿甲弹时,不如倾斜装甲的有效,因为倾斜装甲可以增加炮弹的穿甲路径,提高防护效果。



机动方面,装备了一台匈牙利国产的Ganz-Saurer柴油发动机,功率约为260到280马力。其变速箱为机械式,有6个前进档和6个倒档,动力输出基本能够满足其在不同地形上的行驶需求。公路最大时速可达40到45公里,越野时速约为20到25公里,最大倒车时速可达44公里。同时,采用了改进后的悬挂系统,能够适应一定的复杂地形,提高了坦克的越野性能和行驶稳定性,能够较好地配合步兵进行作战。不过,由于悬挂系统的设计和制造工艺的限制,在长时间行驶或通过极端地形时,仍可能出现故障。



军备方面,主要武器是一门40毫米反坦克炮,弹药基数为101发,射速约为12发每分钟,水平射界全向,垂直射击为-10度至20度。且该炮具有一定的精度,在近距离对敌方轻型装甲车辆和防御工事有较好的杀伤效果。然而,面对苏军的T-34等中型坦克时,其火炮的穿甲能力明显不足,难以在远距离有效击穿其装甲。此外,它通常配备一挺或两挺8毫米机枪,用于近距离防御和对步兵的压制。机枪的射速较高,能够为坦克提供一定的自卫能力,但在面对敌方步兵的集群攻击时,火力仍显单薄。



总的来说,该车的适应性和机动性能较好,能够在战场上快速部署和转移,适合多种作战方式。然而,其穿甲能力有限,无法在远距离有效打击目标,限制了其在战场上的作战效能;且其装甲厚度相对较薄,装甲布局设计不够合理,难以抵御敌方大口径火炮和反坦克武器的攻击,导致坦克在战场上的生存能力较低。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