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至3日,由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廖静文公益基金主办的“徐悲鸿教育·中学美术教师公益培训”在湖南长沙举行,来自全省的100名高中美术教师和美术生参加培训。
此次培训为期三天,包括主题讲座、风景写生指导、艺术作品展等内容。培训中,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王文娟教授以“现代性视域下的徐悲鸿写实主义再探索”为主题,深入剖析对徐悲鸿素描的复合式理解。她提到,写实主义曾经承载着巨大的时代使命,在艺术多元化的今天依然有着蓬勃发展的生命力。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王铁牛教授以“艺术之路——为人生而艺术”为主题,从重大题材艺术作品创作的历程,以及写生的重要性等维度诠释艺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他表示,美术教育阶段是艺术从业者一生的基础,任何艺术风格都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累积来形成和提升。
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曲湘建、冯晓阳副教授分别通过对自己艺术作品的创作解析,探讨艺术教学中的实践策略。青年艺术家贾文广、杨贵则从创作视角出发,展示了写实主义在当代的多元表达,引发学员们的热烈讨论。
2010年,为弘扬徐悲鸿精神,秉持“为善最乐,为国储才”的理念,廖静文先生与中国红十字基金会联合发起廖静文公益基金。2019年,为帮助美术教育欠发达地区加强校内美术学科建设,提高中小学美术教师的艺术素养和教学能力,廖静文公益基金整合教育资源,开展中小学美术教师培训活动,截至目前,共培训美术教师345名。
供稿: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生命教育项目办
执行主编:张一诺
本期编辑:吴美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