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什米尔上空战火再起,印度与巴基斯坦的冲突震动全球。印度空军对巴控克什米尔及巴基斯坦本土九处目标发动导弹袭击,巴基斯坦军方则宣称击落六架印度战机,包括三架法国“阵风”、一架苏-30MKI、一架米格-29和一架以色列“苍鹭”无人机。巴基斯坦军方发言人阿迈德·沙里夫·乔达里中将语气坚定,称所有击落发生在印度领空,巴方毫发无损。印度则声称击落巴基斯坦JF-17“枭龙”战斗机,但未公布具体数量,回应含糊。网络上,双方舆论战火爆异常,印度网友质疑巴方战绩,巴方则晒出残骸照片,嘲讽“阵风”成了“坠风”。这场空战来得迅猛,战果真假难辨,但一个事实显而易见:印度空军的自信遭遇重击,颜面尽失。
克什米尔问题自1947年印巴分治以来便是双方矛盾的核心。英属印度因宗教冲突分裂,克什米尔因穆斯林占多数本应划归巴基斯坦,但土王选择加入印度,引发第一次印巴战争。战后,克什米尔一分为二,印度控制富饶的低地,巴基斯坦占据居高临下的山区,双方均宣称对整个克什米尔拥有主权。此后,克什米尔成为冲突的导火索,1999年的卡吉尔战争、2003年的锡亚琴冰川冲突皆源于此。此次冲突虽由恐怖袭击引发,但根源是莫迪政府推动印度教移民、蚕食克什米尔的长期战略。4月22日的袭击针对印度教徒,显然是当地穆斯林的报复,莫迪的印度教基本盘受到挑战,强硬回应成为政治必然。
然而,印度空军的表现令人大失所望。印度空军拥有580余架战斗机,阵容看似强大:36架“阵风”是尖端利器,259架苏-30MKI是主力支柱,另有米格-29、幻影2000和国产“光辉”战机。“阵风”号称四代半战机,具备半隐身能力,配备“流星”中程导弹,印度斥巨资引进,视其为压倒巴基斯坦的王牌。苏-30MKI虽有矢量推力,但航电和武器系统落后,机动性未达预期。米格-29和幻影2000年事已高,“光辉”虽是印度自研的希望,却因轻型设计限制了载弹量和航程,难以承担重任。巴基斯坦宣称击落三架“阵风”,若属实,这将是“阵风”首次在空战中折戟,法国军工的声誉也将受挫。
相比之下,巴基斯坦空军虽只有440架战机,但配置更务实。20架中国歼-10C是对抗“阵风”的利器,156架“枭龙”是数量支柱,75架F-16虽老旧但仍有战力。歼-10C是三代半战机,配备主动相控阵雷达和PL-15导弹,射程可达200公里,性能优于“阵风”的“流星”和苏-30MKI的R-77。“枭龙”作为中巴合作成果,性价比极高,不仅能挂载PL-15,还兼容土耳其、南非的弹药,灵活性远超印度“光辉”。巴方宣称的六架战机击落,很可能由歼-10C和“枭龙”以超视距打击完成。网络流传的残骸图片显示,印度战机可能仍在使用老旧的“米卡”导弹,射程和速度均落后,面对PL-15毫无还手之力。
而印度飞行员素来以“炫技”著称,2018年与美国F-15联训时,他们热衷于展示苏-30MKI的矢量推力,却被F-15轻松击败。矢量推力需手动控制,在空战中反而成为负担。此次对阵巴基斯坦,印度飞行员可能低估了对手,过于依赖装备优势,结果被超视距导弹打得措手不及。巴基斯坦飞行员则截然不同,他们中的许多人曾受雇于中东国家,驾驶先进战机积累了经验。此次空战,巴方飞行员充分利用歼-10C和“枭龙”的雷达与导弹优势,展现了出色的战斗素养。
歼-10C、枭龙、PL-15导弹、红旗-9防空系统,构成了一套高效的作战体系,在克什米尔上空大放异彩。若巴方战绩属实,PL-15的超远射程、歼-10C的雷达锁定能力、枭龙的多用途性能,均得到实战验证。这不仅证明了中国军工的世界级水平,也为其外销市场注入强心剂。法国“阵风”和“流星”导弹的表现令人失望,欧洲军工的光环黯然失色。网络上已有评论调侃:“法国卖给印度的阵风,被中国导弹教训了一顿,这单生意亏大了”。
莫迪的处境颇为棘手。印度教基本盘要求他强硬回击,4月22日的袭击被媒体渲染为“国耻”,不打回去无法交代。但过度升级又可能引发核风险,战争成本也将拖垮经济。莫迪宣称“将战争交给军方”,实则是为自己留退路,试图将冲突控制在可控范围。巴基斯坦则以“你打我还”的策略,凭借中国装备的硬实力,成功遏制了印度的攻势。
美国和英国仅呼吁“冷静”,无意深度介入。中国和俄罗斯也仅表达“关切”,未采取实质行动。全球似乎对印巴冲突习以为常,只要不引发核危机,谁也不愿费力调停。印度试图以“反恐”争取支持,却发现自己有些孤立,颇显尴尬。
现在对印度而言,如何挽回颜面是个难题。空战失利让印度空军的“南亚霸主”形象受损,国内舆论哗然,网络上充斥着对阵风失利的嘲讽。莫迪政府可能采取两种策略:一是通过宣传战掩盖失败,抛出“击落枭龙”的消息安抚民心;二是低调收手,寻找外交台阶,逐步降级冲突。但无论如何,印度空军的短板已暴露无遗:装备虽多但性能参差,飞行员战术滞后,自信过头害人匪浅。未来,印度或将加大军购力度,升级装备,但若不改进训练和战术,恐难改变被动局面。
对中国而言,这场空战是一次意外的展示。歼-10C、“枭龙”、PL-15的实战表现,不仅增强了中国军工的自信,也吸引了潜在买家的目光。这场冲突还间接缓解了中国在边境的压力,巴基斯坦的成功为中巴合作增添了新亮点。印巴冲突的本质,依然是克什米尔问题和宗教对立的延续。空战或许会逐渐平息,但双方的恩怨注定纠缠不休。印度要想挽回面子,靠的不是嘴硬,而是实实在在的反思与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