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伙计,该你上场啦!”4月26日,淅川县金河镇王万岭村文化广场上热闹非凡,61岁的村民王瑞停身着新衣,精神抖擞,扛起陪伴了他20余年的锄头登上T台,向游客大方展示农耕文化的魅力。
“从俺爷开始,这把锄头就跟着下地。现在生活越过越好,老农具还成了舞台道具哩!”王瑞停将这把“祖传”农具擦得锃亮。 这场被村民称为“最硬核时装秀”的表演,背后是王万岭村产业的升级蝶变。
过去,王瑞停依靠自己的勤劳,种植着20余亩小麦等传统作物,“辛辛苦苦干一年,收入还是一般般”成为他生活中的烙印。“青壮年外出务工,村内留守的多为老人和孩子,收入没有保障。”王万岭村党支部书记王连华在村“两委”会议上提议,要改变村子的产业发展模式。
“咱村紧靠鹳河,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柑橘、大白桃管护起来容易,经济效益也好,还能涵养水源。加上临近神仙洞景区,发展起来以后还能吸引游客采摘。”2022年,王连华和村“两委”一班人经多方考察,决定种植柑橘、大白桃等生态林果。
成立合作社、流转土地……很快,近200亩的果园建起来了,扮靓了乡村,也点燃了村民增收致富的希望。王瑞停成为一名产业工人,除租金外,每月还能拿到2000元左右的工资。
目前,在王万岭村,半数以上村民参与林果种植,产业发展势头越来越强劲,村民们的精神生活也越来越富足。 “生活都有保障,老了也开始享福了!”紧随王瑞停上场的是刘清奇,作为村里的五保户,这位年过七旬的老人手持农具,昂首挺胸,满脸笑意,“现在的好生活离不开这些老农具,让年轻人都见识见识!”
拿着钉耙、摆出耙地动作的王玉发,身挑扁担、展示用力技巧的王国民……新时代农民们站在T台上洋溢着自信与底气,展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展现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过去村里办活动,大伙都忙着下地干活,喊都喊不来。现在生产方式变了,生活好了,一有活动大家抢着参加。”走场秀结束后,现场村民都忙了起来:台上,文艺表演如火如荼;台下,受邀前来的南阳市中医院专家团队正为村民免费理疗、义诊,60多幅摄影作品展板惊艳亮相,摄影师现场为老人拍摄笑脸照片……
“上菜喽!开席喽!”节目结束后,随着主持人的一声吆喝,长寿面的香味扑面而来。大家围坐在桌前,共同举杯,一幅祥和幸福的文明乡村画卷正舒展铺开。(来源:淅川县委宣传部 作者:李金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