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5月8日讯 5月6日至7日,大型舞台剧《禹城大战 》在德州大剧院精彩上演3场。剧情融合声、光、影等舞台艺术,带领观众穿越时空,感受抗战时期军民齐心的爱国情怀。


《禹城大战》讲述了1945年日军投降后,渤海军区部队带领人民群众同在禹城负隅顽抗的日军奋勇作战,于当年12月27日赢得胜利的故事。剧情融汇了马长寿和女儿的抗战故事,父女情感与家国情怀交织,跌宕起伏、感人至深。


这部舞台剧以德州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陈璞平的长篇纪实文学《最后一战》为历史背景,展现了80年前发生在禹城的抗日故事。1945年8月15日日军投降后不久,被掠到东北做劳工的马长寿越狱回到禹城老家,却因当地仍被未降日军占领而陷入危险境地。在残酷的战争中,他痛失担任民兵队长的女儿马二妮。悲愤的马长寿在战斗中表现得更加英勇顽强。最终,在12月27日的禹城大战中,渤海军区部队与当地人民浴血奋战,取得了抗日战争最后一战的胜利。


为了真实还原这段历史,主创团队历经数月精心打磨,大胆融合传统与现代舞台艺术,逼真再现硝烟弥漫的战斗场景。该剧充分运用声、光、影等舞台艺术的表现手法,引领观众跨越时空、身临其境地感受烽火岁月里的热血与悲壮。演员们以精湛的演技和饱满的热情,生动演绎着抗日军民的坚韧与不屈,深深感染着每一名观众,台下不时爆发出阵阵掌声。


陈璞平介绍,《禹城大战》的特殊意义在于,1945年12月底日本已经宣布投降4个半月之后,仍有上千日军盘踞在山东禹城拒不投降。中共渤海军区彻底、坚决地消灭了他,史称中国抗日战争最后一战。这是一部弘扬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的主旋律作品,对于传承历史、教育后人,特别是打造德州和禹城的红色品牌,必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禹城大战》是具有极高“德州辨识度”的红色文化品牌,它根植于德州地域文化、定格在普通老百姓。在宏大的叙事中,不乏生动细节地刻画,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同时,也谱写了“红色+”这篇大文章,是文艺精品创作赋能红色资源保护、传承的范例。

闪电新闻记者 刘向阳 德州台 吕秀华 李晓阳 李鹏 报道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