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女英雄,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花木兰代父从军。但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女中豪杰,她声望一点儿也不比花木兰低,这人便是明代女将,秦良玉。

1

明朝末年,天下乱成一锅粥,对外有清军在关外,磨刀霍霍,虎视眈眈。

还时不时,就想冲进来咬大明朝一大口。对内有起义军,李自成和张献忠这些起义军,多得跟野草似的,真是烧了一茬,又冒一茬。

就在这乱世里,有个女中豪杰横空出世,她就是秦良玉。一个能让男人都佩服,甚至对她竖起大拇指的女将。

秦良玉出生在四川忠州的武将家庭,从小,就跟一个假小子似的,舞枪弄棒。对女孩子的布偶,女红一点儿也不上心。

由于家庭的熏陶,她对兵书的战策更是痴迷得要命。

长大后秦良玉,嫁给了石柱宣抚使马千乘。这个马千乘的来历也不小,是世袭石竹县的土司,祖宗是东汉名将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人。



马千乘对妻子可谓是相当敬重了,治军用兵的事也会和她商量,秦良玉这时会跟丈夫说:“如今四海多故,石柱位于楚、黔相交的地方,不能没有防备呀;况且,男人应该求得树勋万里,怎么能没有作为呢?”

至此,夫妻二人一起立下了,报效国家的远大理想。

但好景不长,夫妻俩的安稳日子过不了多久,战火就烧到了家门口了。

2

万历二十七年,播州那地方有个叫作杨应龙的人造反了,朝廷派兵去平叛。

马千乘就带着三千白杆兵,赶紧上了战场。秦良玉是个坐不住的女人。她不愿意在家里干等,也跟着一起去了。

当时的白杆兵可不得了,手里的长枪都是特制的。枪头还带着弯钩,枪尾带着铁环,抓在手里在山地里作战,就跟手上长了一对翅膀似的。

在桑木关打仗的时候,秦良玉自己带着一队精锐,他们走起路来,灵活得猴子似的,在悬崖峭壁上爬来爬去,很快就摸到了叛军的后方。

等到明军正面一冲锋,她这边便“哇呀呀”喊一嗓子杀了出来,叛军就被前后夹击,一下子乱了套。很快便败下阵来。

就是这一仗,让秦良玉出了大名,在军中的威望那叫一个“蹭蹭”往上涨。

秦良玉带兵确实很有一套,她跟士兵们同吃同住,士兵们受伤,她像姐姐一样亲自去照顾。士兵家里困难,她想办法去解决。所以,她的士兵才能死心塌地地跟着她。

后来,清军在辽东闹得可凶可凶了,秦良玉听闻这消息,不由分说,带着部队就往北边赶。



虽然,她们在路上被各种事儿耽搁了,没能赶上最关键战斗,但她那份保家卫国的心呀,百姓们听见了,个个都要竖起大拇指的。

3

有一次,秦良玉平定奢崇明叛乱的时候,奢崇明妄想着拉拢秦良玉,派人给秦良玉送去金银财宝,谁知秦良玉眼睛一瞪,直接把来使的头给剁了。

哎哟,那叫一个霸气哟!

只是,人红是非多,秦良玉能打,有许多人挑她的毛病、乱扣帽子,有人传言她打仗的时候,战略方向不明确,没给明朝续上命。

但这事儿,能怪一个女流之辈吗?



怪只怪,明朝末年的政治环境乱得跟麻团似的。当官的一个个只想着争权夺利,根本不把保卫国家当回事儿。

秦良玉就算再拼命,也有一帮贪官拖着后腿,比如说军饷,总也拖着,士兵们饿得肚子呱呱叫,还能打仗吗?

以至于后来张献忠的起义军,势力越来越大时,秦良玉想把消灭也无能为力。因为朝廷一会儿让打这儿,一会儿让打那儿,根本无法统一的战略。

可怜的秦良玉就像个消防员,哪儿着火了就往哪儿跑,可这火越烧越大,她一个人扑得灭吗?



她也想制定个完美的战略,可现实不允许啊,她只能在有限的条件下,尽力而为,保一方平安,足矣。

清顺治五年,也就是南明永历二年,秦良玉在西南的永历皇帝,曾派人加封她为太子的女太傅、授予“四川招讨使”的荣耀。只不过,那时她早已身患重病,最终抱恨而终。

此后,秦良玉的事迹,也被写进了正史,成了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单独立传的女将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