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醇亲王府连续出了两个皇帝、一个摄政王,也就是所谓的“两代潜龙,一朝摄政”,是清朝史上前所未有的声名显赫的王府和福地。



醇亲王府位于北京后海北岸,前身是清初大学士明珠的府邸。乾隆帝封其十一子永瑆为成亲王,并将明珠府赐予永瑆,随即按王府规制改建。此府传至毓楠时,被赐予醇亲王奕譞。奕譞的原王府在西城区太平湖东里(今中央音乐学院)。因光绪帝生于此府,成为潜邸,故光绪继位后醇王必须迁出。故醇亲王原在太平湖的王府称南府,后海北沿的新王府称北府。1949年后成为宋庆龄在京的住所。



康熙年间,爱新觉罗·永瑆是醇亲王府里的第一任王爷。爱新觉罗·永瑆,因着血缘,他与乾隆是父子关系,因为他善于书法,他与翁方纲、刘墉、铁保并称清“乾隆四家”书法大家。



爱新觉罗·永瑆是清高宗乾隆帝第十一子,嘉庆皇帝的哥哥,被封为成亲王。后又命其在军机大臣行走,总理户部三库。《清史稿》称:“亲王无领军机者,领军机自永瑆始。”永瑆成为清朝历史上第一位作为亲王的领军机大臣。后来嘉庆皇帝登基,以永瑆年老多病,罢一切差使,毋庸在内廷行走。



永瑆的嫡福晋为富察氏,大学士傅恒之女。据闻永瑆为人吝啬,富察氏生活艰苦,除了被永瑆没收她的嫁妆外,穿的是粗衣麻布,吃的也是清茶淡粥,堂堂大学士千金,又是皇室福晋,过的是竟然这般的生活!

永瑆的书画造诣颇深。永瑆的书法以楷书、行书著称于世,是清代著名的书法家。他对书法的喜爱,源于自幼酷爱书法艺术,加上得天独厚的条件,他得以窥内府所藏,而自藏又甚富书名重一时。他最开始学赵孟顺的书法,后来也学习欧阳询书法的特点,并广泛地临摹晋、唐、宋、明各家书法,因而形成了端正清丽、劲俏流畅的风格。他曾书《裕陵圣德神功碑》,嘉庆帝称:“朕兄成亲王,自幼精专书法,深得古人用笔之意,博涉诸家,兼工各体,数十年临池无间,近日朝臣文字之工书者,罕见其右。”当时颇享盛誉。而他的家藏书画极富,刻有《诒晋斋法帖》,著有《话晋斋诗文集》《随笔》《全龙集)》等,传世书迹甚多。因作者的身份地位,以及作品的遒劲婉丽,其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收藏和历史收藏的价值。



醇亲王府里的另一位有名王爷,是醇亲王奕譞,他可是晚清皇室的显赫人物,他是光绪帝的父亲、溥仪的祖父。一个醇亲王府连续出了两个皇帝、这在清朝史上前所未有。这些荣耀并没有给这位王爷带来多少好处。自从四岁的儿子载湉被慈禧选入宫中继承皇位成为光绪帝开始。奕譞就过上了如履薄冰、战战兢兢的生活。

在醇亲王的房子里,挂了一幅“治家格言”,这是醇亲王奕譞亲自拟定并书写的:“财也大,产也大,后来儿孙祸也大。借问此理是若何?子孙钱多胆也大,天样大事都不怕,不丧身家不肯罢。财也少,产也少,后来子孙祸也少。若问此理是若何?子孙钱少胆也小,些微财产知自保,俭使俭用也过了。”作为清末最显赫的家族家长,奕譞有这样清醒的认识的确是难能可贵的,正是他这样性格,使他在晚清复杂政局中得以善终。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