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 记者 孙晓东 通讯员 张倩茹
强制腾房案件因被执行人隐匿行踪、恶意占房等对抗行为,成为兑现胜诉权益的“最后一公里”梗阻。针对被执行人长期规避执行、拒不履行义务的顽疾,4月30日早上,浉河区人民法院执行局强势出击,成功执结一起侵权责任纠纷一案的房屋腾退,以铁腕行动捍卫司法权威。
2024年,浉河区法院依法审理原告王某某与被告汪某侵权责任纠纷一案。原告王某某主张,其于2013年签订购房合同并取得不动产权证,拥有信阳市浉河区河南路某房屋所有权。被告汪某自2016年起因家庭变故暂住该房,后原告因工作调动要求其搬离未果,双方矛盾激化。被告虽辩称房屋系其出资购买并装修,但未能提供有效证据。法院依据《民法典》物权公示原则,于2024年9月26日作出判决,要求被告限期腾退房屋并返还钥匙,并承担诉讼费用。判决生效后,被告逾期未履行义务,遂原告申请执行,案件由执行干警刘传纲承办,期间无数次与被执行人沟通,并为其宽限腾房期限,但被执行人依然情绪激动,态度强硬,表示拒绝搬离涉案房屋。
4月29日,浉河区法院执行局针对这起腾房案件进行开会研讨,制定腾房方案,协调公安民警、公证处、搬家公司等部门做好现场保障,对各执行小组进行明确分工,并制定了相关应急预案,保证腾房行动正常顺利进行。4月30日8时20分,随着浉河区法院党组成员、执行局局长高海波一声令下,浉河法院14名干警,4辆警车,按照既定方案迅速奔赴执行现场。
执行干警到达被执行人家门口,一直敲门却无人回应,秉持着善意文明执行理念,执行干警刘传纲不厌其烦多次给汪某打电话,被执行人拒绝接听并将承办人电话号码设置成黑名单。于是执行干警依法联系开锁公司进行强制开锁,由信阳申城公证处两名工作人员全程录像,并对室内物品逐一清点、登记造册,确保程序合法透明。
搬运中途,被执行人汪某情绪激动现身小区内,声称房屋是她出的首付并花钱装修,见状,执行局局长高海波立即介入,现场为被执行人释法答疑,并阐明拒不履行的法律后果。“我今天不是代表你,也不是代表她,我们在执行公务!” 在执行威慑与耐心劝解下,汪某最终放弃抵抗,配合搬离房屋。搬家公司耗时4小时完成物品搬运,房屋腾空后执行干警将房产交付给申请执行人,申请执行人当场签字时感慨:“等了这么久,今天终于能把判决书变成实实在在的钥匙!”至此案件圆满执结。
强制腾房现场,是被执行人的激烈对抗,是围观群众的疑虑目光,是突发状况的瞬息万变……面对执行路上的重重关卡,浉河法院执行干警始终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魄力迎难而上。下一步,我院将持续加大执行力度,以“零容忍”态度捍卫司法公信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编审:孙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