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的压力,让硬气如长城汽车也不得不“折腰”!



日前,长城哈弗品牌发布了5月购车优惠,对全系车型推出了换新一口价活动:5月1日起到5月31日期间,购买哈弗全系车型可享最高4万元限时优惠,还可叠加享受最高2万元的国补/地补。



具体到车型方面,二代哈弗骁龙MAX限时换新价11.68 万起;哈弗猛龙限时一口价15.38万起;新款H6国潮版限时一口价7.19 万起;哈弗H6经典版限时一口价8.19万起;新一代哈弗H6限时一口价9.59万起;哈弗大狗限时一口价 9.09 万元起;二代大狗燃油版10.58万起,PHEV插混版12.28万元起;二代哈弗H9限时一口价17.49万起;2025款新哈弗H5限时一口价12.78万起。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3月哈弗就推出过一口价活动,同样最高优惠40000元。不同在于,这次还加上了4月份上市的二代哈弗枭龙MAX,可谓力度空前。

从坚决抵制到被动入局

这两年,越来越严峻的竞争形势,让几乎所有车企品牌都无法“免俗”,一口价、焕新价、限时优惠价等名目繁多的购车政策相继出炉,将价格战推向了一个又一个新的高潮。



对此,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多次公开炮轰,表示“价格战的后遗症会影响六七年,而且这种杀伤力是毁灭性的。”“长城汽车坚持底线思维和长期主义,追求有质量的市场占有率。”在提出2025年战略时,他甚至提到要放弃销量,保住利润,“销量哪怕跌落前十也不怕,不去追求没有意义的销量。”

正是在这种思路引导下,长城汽车2024年销量虽然持平,但营收和净利润却创下历史新高。其中,营收首破2000亿元大关,同比增长16.73%;净利润127亿元,同比劲增80.73%;毛利率19.5%,领先比亚迪的19.4%和吉利的16.2%;单车利润1.03万,同样领先于比亚迪(0.84万)和吉利(0.8万)。

这一份闪亮的年报中,“秉持长期主义,提速高质量发展”,成为最佳注脚。

然而,越来越逼仄的现实环境,让所有的坚持和主义都苍白无力。

作为长城汽车的销量支柱,哈弗品牌去年就有的部分车型优惠,今年直接升级成了全系换新一口价;欧拉的限时钜惠更是保持月月更新;今年3月上市的坦克300 Hi4-T,价格相比老款下调2万,其他版本在部分终端也开始有了价格松动。

销量、利润全面承压

据长城汽车披露的财报,今年一季度,营收400.19亿元,同比下滑6.63%;净利润17.51亿元,同比下滑45.6%;扣非净利润14.69亿元,同比下滑27.12%。



与之相对,比亚迪一季度净利润91.55亿元,同比增长100.38%;吉利预计一季度净利润52亿-58亿元,同比增长220%-270%。

关于营收和利润下滑,长城汽车的解释是“因为产品换代升级和直营体系建设投入增加所致”。

但是,销量下滑也是不争的事实。

数据显示,一季度长城汽车总销量25.68万辆,同比下滑6.73%。其中,哈弗品牌14.45万辆,同比下滑8.42%;坦克品牌4.19万辆,同比下滑14.63%;欧拉品牌6867辆,同比下滑54.31%。只有WEY品牌和长城皮卡,分别以1.3辆和5万辆增长了38.69%和14.97%。

虽然4月份表现有所回升,但累计销量依旧不如去年同期。其中,哈弗、欧拉、坦克三个品牌,分别跌了1.76%、56.05%、12.15%。



哈弗品牌方面,自从H6被拉下了神坛,聚焦混动的枭龙系列又达不到预期,整个品牌的销量和声量持续低迷。新车越来越多,总销量不变,甚至还有了倒退的迹象。

欧拉经过多次产品和定位的调整,在市场上已经越来越没有存在感。

坦克品牌的下滑尤其令人担忧,作为长城汽车最重要的“利润奶牛”,这两年不断受到捷途、方程豹、北汽BJ等的围攻,压力与日俱增。

至于魏牌和皮卡,前者要面对理想、蔚来、极氪等强大对手,后者定位小众,增长空间相对有限。

这样的背景下,长城汽车想要快速提升销量,只能不断提高哈弗主品牌的竞争力,加入价格战,几乎是必然的选择。

作为曾经的自主品牌领头羊,长城汽车这些年在战略层面摇摆不定。它曾是最坚定的新能源转型者,最早孕育出纯电代步车品牌欧拉,也制定过“2025年新能源车目标销量320万辆、欧拉2023年目标销量100万辆、2045年实现碳中和”等目标。

然而这种坚定并没有持续多久,等到因发展新能源导致销量、利润下滑的时候,魏建军的态度就发生了180度转弯。而由于缺少足够有竞争力的新能源产品,又导致这两年长城汽车在市场上欲振乏力。

虽然短期之内,销量递减对利润的影响可以通过其他手段予以消弭,但随着时间推移,它和比亚迪、吉利、奇瑞等的差距,可能会越来越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