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泸定县以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为目标,不断完善“党建+”工作机制,探索出以泸桥镇咱里村为代表的“党建引领+数字赋能”发展路径,推动群众满意度与幸福指数“双跃升”。

强化“1”个引领,锻造基层治理主心骨

紧扣“基于工作、便于沟通、利于示范”思路,将党支部升格为党总支,在4个村民小组分别建立党支部,抓实党员思想政治提升,规范“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党内组织生活,健全党员学习教育、培训培养、联动服务机制,筑牢党员思想政治建设根基,提升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发挥党组织在推动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建设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建立浙江对口支援项目党支部,将党建工作与工程项目建设、管理、质量、安全有机融合,把工地当阵地,实现党建工作与项目建设双向融入、互促发展。

建设“2”个系统,促进智慧治理提质效

依托中铁二院定点帮扶技术资源,用好浙江对口支援资金,开发投运全省首个以村为单位的数字地灾监测预警系统—“高山卫士”,建设以“一标三实”和经纬坐标关联人、房、企、事、物等基本元素的基层数据协同系统,高效率进行各类数据的“标签化”查询分析和工作信息录入统计,全方位实现网格要素智能分析、群众需求精准响应、矛盾纠纷协同处置的治理闭环,收集数据2500余条,线上受理办结群众诉求90余条,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泸定县咱里村数字地灾监控预警系统

催生“3”个蝶变,构建共建共享新格局

依托318国道穿境而过的地理优势,将村内闲置土地建设成集生态停车、游客服务、打卡广场、房车营地等为一体的自驾驿站,实现资源变资产,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31.6万元。成立咱里村数字合作社,注册商标8个,引进中粮集团联合成立咱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通过企业出资、集体占股的方式,村党组织书记兼任理事长,实现“移民”变股民,助力群众增收300余万元。完善党组织领导下的“一约四会”治理体系,成立“红城先锋志愿服务站”,大力开展“康巴党旗红·有事找党员”“党员践行承诺办实事”等活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200余个,调解矛盾纠纷、化解信访积案900余件,实现安置点变示范点,荣获四川省乡村振兴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来源:中共泸定县委组织部

责编:陈思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