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5月8日讯 5月8日,聊城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作风深化 改革创新”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产业提质转型专场,介绍2025年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改革创新相关情况。


聊城市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主任宋杰介绍,2025年,聊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将锚定改革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主基调”,以大力实施工业经济“头号工程”为牵引,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驱动,深入推进“1285”工作体系,全力塑强“以改促进 向新求质”改革创新品牌,着力促进产业提质转型,筑牢现代化强市建设稳固根基。力争实现全市全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以上,工业技改投资增长8%以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比稳步提升。

系统集成提升产业组织力。聊城将以产业链“链长制”为抓手,突出“调结构、优生态、融四链”多点发力,全面提升产业组织力,加快构建“453X”现代化工业体系(“4”即有色金属、黑色金属、绿色化工、农副产品加工4个支柱产业;“5”即高端轴承、汽车及零部件、轻工纺织、绿色建材、装备制造5个优势产业;“3”即新一代信息技术、大健康、新能源3个新兴产业;“X”即X个未来产业)。调结构。聚焦有色、黑色、化工等重点行业,深入实施“设备焕新、技改升级”行动,加强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项目的谋划实施,统筹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工业转型发展资金等政策工具,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大健康、新能源等新兴产业,着力招引一批“填空式”企业和项目,持续壮大产业规模。探索出台未来产业发展行动计划,瞄准未来材料、生物制造等方向,加快未来产业谋篇布局。优生态。深化“七个一”链长制工作机制,强化部门协同,推动土地、资金、能耗等要素向重点产业链集聚,精准配套支持产业发展的普惠性、个性化政策,强化技术创新引领,提高数据赋能水平,降低企业运行成本,进一步优化产业生态。融四链。结合产业共性技术需求,突破一批高能级创新平台,引育一批高层次创新人才,发布产业链场景能力和机会清单,健全政金企常态化联动机制,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深度融合,形成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实数融合激活数字赋能引擎。持续完善“1+N+X”数字经济生态服务体系,大力推广新型工业化智慧平台应用。探索“AI+”赋能制造业数智化发展路径,引导企业、产业大脑积累优质数据,提升大模型应用基础能力,打造应用案例和优秀方案,重点推动AI在视觉检测等关键环节的深度应用。深化“评测——服务——实施——选树标杆”工作模式,全面摸底数字化转型情况和需求,开展供需对接、宣讲培训等数字赋能活动,选树数字化转型优秀案例20个,加快优秀经验复制推广,力争推动1000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数字产业的提速扩量,壮大电子材料、智能终端等数字产业,做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做强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

绿色转型厚植工业生态底色。深化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分行业选树绿色制造标杆,突出示范引领作用,力争全年培育15个省级以上绿色制造单位。打好“能效诊断+节能监察”组合拳,探索构建“建库——诊断——施治——整治”工作机制,深度挖掘传统行业绿色转型典型案例,以点带面加快传统行业绿色化进程。深化“亩产效益”评价改革,强化评价结果应用,研究制定更加精准、科学的差别化政策,探索开展“亩产效益”领跑者行动计划,依托政策支持、先进企业带动,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培优育强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完善“全面摸底建台账、精准画像贴标签、一企一策抓提升”工作模式,构建“挖潜力——育后备——强根基”推进机制,健全“选种、育苗、培优”服务体系,逐步建立“全周期培育、全要素赋能”生态路径。实施优质中小企业培育工程,健全联席工作制度,出台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支持政策,提高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实施单项冠军培育提升行动,建立单项冠军种子企业培育库,“一对一”推进单项冠军“种子”企业梯次升级、接续发展,推动单项冠军培育“量质齐升”。全年力争培育200家省级以上优质企业。

精准服务擦亮助企金字品牌。印发《2025年“聊城企业之家”系列活动方案》,全年常态化开展“1+1+6”系列行动。聚焦企业需求即时响应、政务服务高效直达,搭建集惠企政策精准匹配、动态信息及时推送、企业建言双向沟通、问题诉求快速解决的智能化助企服务平台;举办第四届“聊城企业家日”活动;开展干部助企远航、“聊政策”宣贯、“问需于企”座谈会、中小企业人才招聘、中小企业专家志愿服务、“对话企业家”访谈六大助企“聊”行动;制定公共服务质量评价规范、中小企业管理提升方案,充分释放“聊城企业之家”品牌效应。持续推进“对企普法和法律服务活动”,护航企业合规经营、提质增效。

闪电新闻记者 赵赫 聊城报道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