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印度与巴基斯坦冲突升级,印度扬弃了之前试探性的军事接触,直接干了起来。
7日清晨,巴基斯坦三军新闻局发布消息,印度向巴基斯坦本土,以及巴控克什米尔地区的 6 处地点发射导弹袭击,总计24次的攻击。
另外,巴基斯坦声称,击落两架印度空军战机。后来更新的数据是,击落5架印度战机和 1 架无人机,其中3 架是阵风战机、1 架米格-29 和 1 架苏-30,印度这一次是损失惨重。
这表示,巴基斯坦彻底掌握了制空权。
总结起来,印度向巴基斯坦境内发射导弹,并且还出动了空军战机进行空袭。
印度这次的军事突袭,开了一个很坏的头,这是继印度对巴基斯坦断水,又开闸放水的行动后,又一次逼迫巴基斯坦,双方冲突恐怕会进一步升级。
接下来就看巴基斯坦会不会采取报复措施,也向印度境内发动导弹与战机袭击。
印度与巴基斯坦的冲突会发展到什么地步,会不会发生大规模的地面战?中国会不会进一步卷入?
1 印度袭击取巧
首先,印度这次的突袭行动取了一个巧,在前两日印度4架阵风战机飞入印巴边境被驱逐后,印度改为采取远距离打击的方式,向巴基斯坦发射导弹袭击。
估计,印度可能会继续采取远距离打击模式,利用导弹、火炮、火箭炮、无人机等进行袭击。
特别是,印度在空军方面的两次尝试都讨不了便宜,反而被击落6架战机。
之前杨风提过,巴基斯坦一直以本国的空军素质为傲,巴基斯坦与印度的空战记录也都保持良好的记录。远的不说,2019年2月,印巴爆发空战,这是从1971年印巴战争以来首次在控制在线空进行空战。
结果是,印度空军一架米格-21战机被巴基斯坦击落,飞行员还因此被俘。
这就是为什么印度这一次会采取远距离打击的方式,向巴基斯坦进行空袭。
2 会爆发大规模战争吗?
那么,往后印度会不会发动更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呢?
考虑到印度陆军的规模远胜巴基斯坦,印度的确有可能采取地面冲突的模式。
然而,由于印度空军被巴基斯坦压制,印度出动最先进的阵风战机和苏-30都无法胜过巴基斯坦,印度如果发动地面攻击,在失去空优的情况下,发动大规模的地面战没有什么意义,那反而是自讨苦吃。
此外,上星期我们论述过,现今陆军战争的利器是攻击无人机或巡飞弹,但巴基斯坦的巡飞弹不论是射程与战斗部的重量都胜过印度。印度陆军的规模优势又没有了。
请记住一点,依照历史记录,印巴之间的冲突,多半是由印度主动所致,即便是这一次和2019年的冲突,是因为在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发生恐怖袭击事件,但也是因为印度采取主动的军事行动,才导致双方的战争。
而印度也总是以大国姿态,向周边国家采取军事行动,欺凌邻国。
瞧,上星期印度才出动4架阵风,结果灰头土脸的龟缩回去。但印度不服气,不死心,仗着战机的数量比巴基斯坦多,这一次又来寻事。
印度不要忘了,巴基斯坦不仅仅有霹雳-15E空空导弹,还有红旗 9 远程防空导弹,加上预警机,巴基斯坦有坚实的防空系统。
唯一能够阻止印度的军事行动,就是让印度清楚知道,印度在军事上胜不了。
巴基斯坦在这一次的军事冲突,以及上星期的战机对峙都占了上风,印度想要发动大规模的冲突,成功的机会不大,代价会不小。
只不过,如果印度持续搞这种“扔石头”,空袭的动作,还是会让巴基斯坦困扰。印巴双方相互“扔石头”,这倒是有可能。
如此,双方冲突的规模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限制在局部地区。印度非常清楚,冲突扩大,或是打全面战争对印度没有什么好处。
能够有这样的局面,将印巴冲突局限在小规模的战争,还得归功于中国的努力,协助巴基斯坦建立一定的防卫能力。否则,依照印度过去的习性,不会轻易善罢甘休。
3 J-35有市场了
最近有消息,上星期的印巴战机对峙,有个新的说法,退走印度阵风战机的是枭龙战机,不是J-10CE。
不论是枭龙还是J-10CE,中国军事武器都“红”了。这下子,枭龙和J-10CE在国际市场上都好卖了。这方面要“归功”于印度的大力赞助。
现在要补充说明的是,中国J-35隐身战机的外销销路又有了。
由于印度这两次在空战对峙上失利,吃了瘪后,肯定得要另外找办法。阵风战机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是非隐身战机的佼佼者,是西方战机中最优良的战机之一,连阵风都没办法,敌不过中国的枭龙和J-10CE,印度只能够往隐身战机方面动脑筋。
然而,全球能够做出隐身战机的,只有中美俄三国,外加一个土耳其还不成熟的“可汗”隐身战机。
不管印度要向谁采购,中国隐身战机都会有国际市场。一旦印度买了隐身战机,巴基斯坦肯定得要买,就算巴基斯坦预算再怎么拮据,也得要想办法省下钱来,采购中国J-35。
J-35的出口型号可能是FC-31 或 FC-35。
当南亚次大陆的印度和巴基斯坦都拥有隐身战机后,中东地区国家也会跟着引进。
至于东南亚地区,也会是可能的市场。
总之,随着中国科技的进步,以及大国影响力,中国产品都会在国际市场上角逐,具备强大的竞争力。
以当前先进科技产品来看,中国目前的短板也只有芯片制造,大飞机,还有军火市场。
这三项都不远了,以芯片制造来说,再过个两三年连高端工艺芯片也能够造得出来。
大飞机技术也逐渐成熟,所缺的是美欧国家的国际适航证。
至于军火市场嘛!不就是人们常说的实战经验吗?
大国之间大概率的不会有什么实战经验。例如,中美俄三个军事大国之间发生直接冲突的概率很小。
所以,实战经验是发生在中小型国家的局部冲突。
而这次的印巴冲突打开了中国军事武器的口碑。
4 结论
前面提到的这三项最后短板,大概率的就是发生在这几年。如果硬要提一个数字,大概就是2030年吧!自此之后,中国工业再无挂虑,也没有什么科技是难倒中国的。
届时,中国影响力将同时具备货物商品、投资、“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之前说的大中华产业链圈,然后是数字货币下的多极世界货币,也就是金融领域。现在再加上军事武器的安全保障,共同延伸出去。
如此,就是一个全方位的大国力量的展示。
不用急,这也不过是再3,5年的时间。
到时候,中国将是再无“挂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