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蓬江区已建立起‘1311’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2024届毕业回蓬江就业大学生594人,较2023年增长39.44%……总体来说很满意。”初夏时节,区人大代表张鼎立在区人大常委会开展的“关于吸引在外求学大学生回乡就业创业”代表建议“回头看”专题检查督办时如是点评。


人大代表建议,传递的是人民呼声,凝聚的是群众期盼。4月以来,江门市蓬江区人大常委会创新开展代表建议办理“监督月”活动,通过现场“听”、当面“问”、实地“看”的形式,对建议办理情况进行“回头看”,助推每一份代表建议真正从“纸上”落到“地上”,从“良言”变成“良策”。

“翻箱底”逐件排查

往年区人代会期间提出的建议需要跨年办理,后续如何?涉及群众切身利益、代表持续关注的建议,承办单位暂时还未落实怎么办?如何扭转这一局面,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决定从区十一届人大三次、四次会议代表提出的126件建议中,梳理选取事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与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21件代表建议办理情况进行“回头看”,并纳入年度监督工作计划,通过对建议“回炉”督办,有效带动其他代表建议办理工作,起到以点带面的示范带动效应。


常委会主任会议部署代表建议办理“监督月”活动

“不仅要盯住今年的建议,还要经常看看往年的建议。为此,我们坚持‘一建议一专班一方案一报告’,成立由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归口委室、领衔建议代表组成的督办小组,对代表建议办理情况进行‘复盘’,确保群众的期盼、代表的意愿落地见效。”在谈到开展活动的初衷时,区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李达成这样说道。

“实地察”直击现状

由表及里、步步深入方能察不足、知短板。从提升中心城区产业能级到全力优化营商环境,从增强制造业科技创新动力到推动大数据赋能招商引资,从提升群众就医体验到促进义务教育城乡均衡发展,从推进黑臭水体整治到健全基层水利管理服务体系……近1个月的时间里,8个督办小组遍访涉及建议范畴的12家企业、学校,10个社区服务机构、小区物业以及20个区直部门,每到一处,都认真听取承办单位“三沟通”办理工作机制落实情况,全面了解承办单位承诺事项和列入计划解决事项进展进度,研究分析建议未落实解决的原因,现场协调解决相关问题。





实地察看代表建议建议办理带来的变化

一路走来,督办组看到一件件代表建议,从提出,到精准交办、扎实承办、跟踪督办、“回头”查看,再到切切实实地推动问题解决、见到成效,整个过程无不印证着区人大常委会持续推动代表建议落地见效的信心决心。“以为集中评议就结束了,没想到,今年区人大常委会又翻出往年的建议,再次督办,我们提出建议所涉及的问题再次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并即将得到彻底解决,我们非常满意。”参加视察活动的领衔代表们交口称赞。

“靶向督”聚智攻坚

“面对面”问需问计,“点对点”促办增效。实地视察刚结束,建议督办会就在现场召开。





召开建议督办会

“目前信诚路已完成道路建设及竣工预验收,并投入使用,但路灯等照明设施仍未完善,请问下一步如何推进解决?”在《关于加快完善江门市技师学院荷塘校区周边市政道路建设建议》督办会上,区人大代表王戟率先发问,直奔主题。

“我中心将会同会办单位加快制定推进方案,力争8月底前完成信诚路照明路灯建设,并在信诚路与南华路交叉口增设临时红绿灯,让在校师生出行更加安全、更有保障。”区建管中心负责同志现场主动接“招”,据实答问……

期盼亦是鞭策。翻开摆在案头上的21份建议办理督查报告,每一份都“具象化”描绘了建议办理情况,所提出的“建议选择区内闲置幼儿园等场地进行搬迁,建设规范化、标准化、公益性基层残疾儿童康复服务机构”“在做好涉企政务服务、减少执法扰企、保护企业免受违规异地执法的同时,加强对企业的精准普法”等26条改进意见建议,也将督促各承办单位对21件代表建议进行再梳理、再完善、再落实,努力推动建议办理从“答复满意”向“结果满意”转变。截至日前,21件“回头看”的代表建议,18件建议所提问题已全部解决,3件建议所提问题正在进一步完善方案,解决落实中。


“回头看”是为了更好地“向前走”。下一步,区人大常委会将完善代表建议办理工作机制,与代表“肩并肩”勤调研、“实打实”常督办,对建议办理答复、进度、成效跟踪监督,搭建好代表与承办单位沟通桥梁,努力实现“办好一件代表建议、解决一个方面问题、促进一个领域工作”。

编辑 | 蓬江发布编辑部

来源 | 蓬江人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