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以“智驾”为核心的各类辅助驾驶功能,正逐渐成为消费者比较在意的产品点,一些车企也顺势以“智驾平权”的旗号宣称要智驾普及,开始将所谓的“高阶辅助驾驶技术”下放。

但平权固然是好事,前提是对于辅助驾驶这个事关驾驶安全的重要功能来说,其实际表现是否安全、可靠才更重要。

所以我们最近也做了一个对比,找来两款在辅助驾驶功能普及方面比较不错的产品,同时也是20 万级热门的插混 SUV —— 领克08 EM-P和比亚迪唐参数图片) DM-i。

两车分别搭载的千里浩瀚 H1 和天神之眼 C 辅助驾驶系统,具体表现如何?请看下方视频。

两台具体对比车型,分别是领克08 EM-P2025款 220四驱性能Halo和比亚迪唐 DM 2025款 智驾版 DM-i 115KM 旗舰型。

作为同样的20万级中型混动SUV,两车首先在辅助驾驶方案上就有所不同。



领克08 EM-P是搭载亿咖通・天穹 Pro 计算平台,集成了两颗黑芝麻智能的华山 A1000 芯片,不仅算力更高,同时还是互为冗余的双套系统和安全岛校验机制。

这种双芯片方案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安全备份,能有效降低极端突发情况下的风险,对于系统安全性更为在意。

比亚迪唐 DM-i则搭载英伟达Orin-N方案,虽然系统整体算力相比领克08 EM-P略微逊色,但感知方面配置稍高一些,ADS摄像头采用了前置三目方案,其他传感器配置则和领克08 EM-P保持一致。

不同的辅助驾驶方案在实际表现上区别如何?

我们整个测试分为了“安全、高效、舒适和泊车”四个维度进行的一场全方位对比。



在高速领航测试环节,我们选取了上海车流量较高的几个高速路段,途径沪翔、嘉闵、申嘉湖多个高速快速路,全长 52.6KM。实际体验下来,两车表现还是有所差异的。

比如虽然感知硬件配置更高,但实际体验中,比亚迪唐 DM-i的三目天神之眼 C 系统表现并没有预想中的出色。

高速领航测试过程中,会频繁出现变道时犹豫不决而导致失败的情况,前后达到了 5 次,在直线车道行驶时,还会出现轻微的左右画龙现象,多少也会给驾驶者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



相比之下,搭载千里浩瀚 H1系统的领克08 EM-P虽然感知方面硬件稍逊色一些,但实际能力还挺意外。

比如高速领航测试过程中,即使旁边车辆突然有变道的倾向,领克08 EM-P也能及时作出反应。

在整个 50 多公里的行驶路程中,车辆也始终能牢牢行驶在车道线中间,不会出现车辆画龙或者偏左偏右的情况,整个辅助驾驶系统带来的安全感是很足的。

提到安全感,这里额外提及一点可以体现领克08 EM-P辅助驾驶系统对于驾驶安全性的看重。

比如,很多其他车型在开启辅助驾驶时如果驾驶员短暂脱手,导致系统退出,那么驾驶员再继续重启即可。



但是领克08 EM-P搭载的千里浩瀚 H1 辅助驾驶系统,一旦检测到驾驶员长时间脱手,本次驾驶过程将无法再次开启,必须要到下一次用车时才能启动。

虽然这种惩罚机制一定程度破坏了用户体验,但对安全性的看重,潜移默化地也会强化车主自身的安全意识,是值得点赞的。

除了安全性,两车在实际测试中辅助驾驶系统的效率也不同。



整体上,领克08 EM-P搭载的千里浩瀚 H1 和比亚迪唐 DM-i搭载的天神之眼 C 均展现出不俗的实力。

例如全长 52.6KM的测试道路,除过收费站时会出现短暂的降级情况外,在其他场景下均保持稳定,无降级现象发生。

两车功能启用里程占比之高,均达到了 99%,同时,匝道汇入、汇出的成功率也都实现了 100%,这足以表明两车在高速 NOA 场景下的成熟度已然很高。

不过即便如此,领克08 EM-P相比比亚迪唐 DM-i仍快了近 1 分钟到达终点。

原因就在于变道积极性。



相同路程中,比亚迪唐 DM-i的变道总次数 27 次,变道失败次数高达 5 次。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一旦比亚迪唐 DM-i变道至最左车道,后续的变道次数便会显著减少,且在变道决策过程中犹豫不决,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其变道决策系统仍有优化空间。

反观领克08 EM-P,变道总次数28 次,变道失败仅有1 次。变道风格上,领克08 EM-P表现得相当积极,且稳定、精准而果断,这种高效的变道策略,也就使其能更快到达终点。

尤其是在舒适性上,尽管领克08 EM-P更快抵达终点,但舒适性体验也不差,甚至对比比亚迪唐 DM-i还好很多。

比如两车在变道时,比亚迪唐 DM-i常常伴随着刹车动作,由于其底盘调校本身较为柔软,每次刹车力度稍重时,车头就会出现明显的点头现象。

此外在略带弯道的路段,可能是系统误判前方有车辆存在,比亚迪唐 DM-i还多次出现毫无征兆的突然误触发减速动作。



对比之下,领克08 EM-P即便遇到多次车辆 cut - in 的情况,其刹车过程也更线性平稳,完全避免了车头点头的不适。在变道中也不会出现突兀的刹车介入,超车加速时则表现得十分平稳。

可以说,无论是先天的底盘调校水平,还是在应对 cut - in、变道场景时的辅助驾驶表现,领克08 EM-P确实都让人更具安全感、信心感。

除了高速领航测试,我们也对比了泊车场景下两车的表现,比较有意思的是,对于普通停车位,两车都能轻松应对。

但是,对于类似旁边有柱子,地面还有排水井的这类复杂车位,比亚迪唐 DM-i 3 次尝试均不成功,第一次直接未识别,第二、三次虽大致摆正车身却中途突然退出。



而领克08 EM-P不仅识别迅速,且 2 次揉库便精准入库,厉害了。

从安全、高效、舒适到泊车,可以看到领克 08 搭载的千里浩瀚 H1 辅助驾驶系统不仅在变道时刹车油门调教这类细节上做得更好,在对安全性的把握上也更值得称赞。

当然比亚迪唐 DM-i搭载的天神之眼C辅助驾驶系统,大体上表现也并不差,但是在变道策略、舒适性调教上,还需要细细打磨。



其实智能电动时代,智能驾驶相比智能座舱的关注度始终会更高,原因大家也知道,智能座舱做得不好,最多也就是用车体验差点。

而一辆车的辅助驾驶能力,如果与车企的宣传或是消费者预期相差太多,将会直接影响到驾驶安全性。

虽然如今车企宣传所谓的“智驾平权”,但真正值得关注还是辅助驾驶本身的能力,是否安全、可靠,让消费者体验之后是否更有信心和安全感,毕竟对于高品质的辅助驾驶体验,市场也始终都是欢迎的。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