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中美即将重启经贸对话
特朗普这回乐开了花,因为中国终于答应与美方展开新一轮接触。按照计划,我国的副总理何立峰将和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进行面对面的正式会谈。
不过,特朗普可别高兴得太早。谈是一回事,能不能谈出结果又是另外一回事了。商务部用短短七个字清楚地表达了中方的态度。
根据商务部5月7日发布的消息显示,自从特朗普重新上台后,美国延续并进一步加剧了前任政府的单边关税政策。这种做法不仅严重扰乱了中美正常的经贸秩序,还对全球经济复苏带来了巨大挑战。实际上,美国自己也意识到这些措施并没有带来预期的好处,因此近期不断放出风声表示“将重新评估对华关税政策”。同时,美国财政部以及贸易代表办公室先后向中方传递信息,表达恢复沟通的愿望。基于这样的背景,中方经过充分考虑,决定于5月9日至12日访问瑞士,并在此期间与美方举行会谈。
当然,商务部也指出,中方此次决定是基于全球期待、自身利益、以及美国业界和消费者呼声的基础上作出的冷静决策,绝不是简单地向美方示好,也不是在国际孤立中寻求突破。希望某些国家不要借此大做文章。
与此同时,美国那边也开始行动起来。得知中方愿意接触后,特朗普迅速确定了赴瑞士的人选——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和美国贸易代表贾米森·格里尔。从人员安排来看,特朗普这次确实是想认真谈谈。而这一消息一经公布,便给美国资本市场带来了重大利好。道琼斯指数期货上涨了270点,标普500期货涨幅接近0.8%,纳斯达克期货涨幅更是超过了1%。
然而,特朗普还是不要太乐观。中方愿意谈是一回事,能不能谈妥则是另一回事。
商务部发言人在记者会上明确表示,中方的态度始终没有改变。如果美方仍然企图以谈判为幌子,继续搞胁迫和讹诈,那么中方绝对不会妥协,更不会牺牲自己的原则立场。对于此次与美方会谈的具体想法,商务部用了七个字来概括——“听其言而观其行”。
换句话说,如果美国真的想谈,那就必须拿出足够的诚意。倘若美方继续采取“边谈边压”的策略,或者只是口头沟通却实际施加制裁,最终只会让对话流于形式,重蹈覆辙。
事实上,美财政部长心里也很清楚,这场谈判远比特朗普想象得复杂得多。他在福克斯新闻上公开承认,他并不指望这次瑞士会晤能够达成什么“重大贸易协议”,但他认为这是一次“重要的对话起点”。
美国之所以现在急于谈判,并非特朗普团队主动想谈,而是被迫无奈。美国对中国数千亿美元商品加征惩罚性关税,但这些成本最终并没有真正转嫁到中国出口商身上,反而由美国企业和消费者买单。根据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等机构的研究,特朗普时期的关税政策让美国家庭每年额外支付数百亿美元的生活成本。如今,关税政策已经从一种“武器”变成了一个沉重的“包袱”。美国希望通过谈判促使中国让步,从而为自身的政策调整找到一个体面的“出口”。
尽管美国在对华强硬方面拉拢了一些盟友,但也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对其政策表示谨慎甚至不满。如果美国继续坚持强硬立场,最终可能不仅无法孤立中国,还会伤害一部分盟友的感情。
我国商务部在记者会最后也向各国发出了善意提醒:“绥靖换不来和平,妥协得不到尊重。” 希望美国的这些盟友能深刻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信息来源:极目新闻:《商务部:中方决定同意与美方进行接触》CNN:《特朗普官员将与中国会面,表明对贸易谈判持开放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