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有些高大上如戏曲、瓷器、书法等早已被捧上了“国粹”的高度,有些则因为充满神秘色彩而长时间只流行于民间信仰或者各种民俗活动中,最显著的,就是“阴间文化”。



所谓阴间文化,主要是来源于我国传统信仰的道教、佛教以及民间传说故事,并因此衍生出来的民俗或者传说。比如扫墓祭祖和烧纸钱、放河灯等行为,也比如黑白无常、孟婆等传说中的阴司“打工人”。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原本讳莫如深的故事和习俗,也被越来越多的进行了现代化的解构和改造,甚至成为在年轻人中颇为流行的时尚元素。



而这股推动阴间文化流行的风潮中,国内数一数二的游戏大厂网易绝对是居功至伟的一个。它甚至因为把阴间文化做的太出色而得到了官媒的点赞,表示是“标杆级的操作”。

没错,前不久,人民网就发表了一篇专栏文章,表扬了网易的国民级MMO《逆水寒》手游用数字技术开辟非遗传承的新篇。而这次《逆水寒》手游用数字技术所开辟的,就是一场“阴间文化”。



作为国内最执着于发扬和推动传统文化的游戏产品,《逆水寒》手游在过去的近两年时间里,已经跟太多非遗级文化传承达成过深度合作了。

比如它在2023年上线时就请来国风天团,把茶道、国画、瓷器等国粹文化深入的融入游戏的系统玩法中,在后续的时间里,它又融合了舞狮、灯彩、剪纸、簪花围、英歌舞等具有节庆和地方特色的非遗文化,让玩家们足不出户,就能够在不经意间碰触到天南海北、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精髓。



而融合的非遗文化多了,《逆水寒》手游似乎也遇到了一个问题——高大上的已经被发掘的差不多了,那么此前被大家刻意的“遮挡”起来的呢?是不是也应该用更潮流、更年轻化表达的方式呈现出来?



于是,在4月25日上线的版本更新中,《逆水寒》手游玩了个大活儿。它搞了一场“阴间文化”的革新,不但跟知名中式悬疑解密游戏《纸嫁衣》进行了联动,用来自地府的“破钱山乐队”引爆赛博朋克风,还联手了一级编剧、三度曹禺剧本奖获得者余青峰,与一级编剧、曹禺剧本奖获得者屈曌洁,根据经典的民间传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为蓝本,结合越剧、皮影戏等多种传统文化方式,让玩家们深度体验了戏曲艺术和传统文化的魅力。



《逆水寒》手游的“破钱山乐队”,本质上是对传统阴司的现代化结构。这只乐队由孟婆、牛头马面、黑白无常组成,代表作《痴情客》以唢呐、冥婚等传统丧葬元素为核心,结合机械舞、电子乐等现代潮流形式,打造“赛博地府”舞台,用强烈的反差感获得了众多玩家的关注,被戏称为“又诡异又上头”,无形中消融了传统文化中阴间的恐怖氛围。



而根据《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所改编的民俗戏曲主题副本《蝶梦三折》,则是以全新方式重构文化记忆。玩家们能够以“第一视角”进入到梁祝的故事中,跟祝英台、梁山伯、马文才直接互动,用现代的角度去重新审视传统故事。



副本设计充分汲取越剧艺术精华,唱词、念白、服饰以及画面设计都尽显越剧独特韵味,在结尾处对抗“灯影傀”的过程中,更是融入了皮影元素,让玩家全方位沉浸在戏曲艺术的魅力世界中。



这种巧妙的构思,也引起了人民网的注意,因此才会发帖发文为《逆水寒》手游点赞,称其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开辟出一条创新路径。

那么,对于大搞“阴间文化”的《逆水寒》手游,你是怎么看的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