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这就是我们的大水面自然生态养殖区域,主要养了鲢鱼、鳙鱼和银鱼,采取人放天养的模式,不投饵料,纯天然养殖,是真正的绿色食品。”近日,站在冯家山水库坝面,冯家山水库鱼场负责人张强利对记者说。
鱼场工作人员捕捞天然养殖的鲢鱼
提起冯家山水库,宝鸡人都不陌生,它位于陈仓、凤翔、千阳三地交界处,是宝鸡人的饮用水源地,城市的“大水缸”。冯家山水库鱼场依托水库养殖水产已有40多年,现有水域养殖面积约两万亩,属于水库大水面自然生态养殖,采用人放天养的模式,实现了以鱼抑藻、以鱼净水、以鱼固碳的目的,有效保护和修复了水库水域生态环境,实现了水质净化和渔业经济互利共赢。2023年,该养殖模式下养殖的鲢鱼、鳙鱼和银鱼三个产品通过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是我省首家并唯一通过绿色食品认证的水产品。在养殖过程中,鱼场加强对水域水质的检测,建立了完善的生态养殖技术操作规程和质量控制规程。目前,鱼场年产鲢鱼和鳙鱼近300吨,年销售收入400多万元。
除了净水生态养殖,鱼场还开展池塘冷水鱼流水养殖等。鱼场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作,成立了院士专家工作站。多年来,鱼场在新品种试验和技术推广方面先后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三项、市级科技成果十项。“这是我们养殖的匙吻鲟,它是一种古老的淡水经济鱼类,鲟鱼养殖我们也是西北地区独家。”张强利说。
据悉,鱼场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健康养殖示范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场”,宝鸡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鱼场还注册了“冯家山”牌商标,进行品牌化运营,提高了养殖效益。目前,鱼场每年养殖鲟鱼、鳟鱼等商品鱼100多吨,年收入250万元。
当天在冯家山水库鱼场,记者遇到了来自甘肃天水的客商王林虎,他刚装了1000公斤的鲟鱼,准备拉回天水销售。他说:“这边水质好,养殖也很规范,鱼的品质好,在天水那边很受欢迎。我已经在这边拉了十几年的鱼了。”
(宝鸡融媒记者 王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