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21世纪的兽医学与20世纪60年代的草原腹地相遇,《草原牧医》完成了一次超越时空的文明嫁接。近日,由中国作家协会网络文学中心、上海市作家协会与晋江文学城主办的轻侯《草原牧医》作品研讨会召开。中国作家协会网络文学中心主任何弘,上海市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毕胜,晋江文学城内容主编息夜,专家、评论家黄发有、房伟、桫椤、禹建湘、李林荣、吴长青、王晶琳、胡哲、温德朝、胡笛、郑慧文、谭露,读者、编辑松雪、欢喜一生、梓苏等,共20余人参加。研讨会由何弘主持。


《草原牧医》讲述了作为现代兽医研究生的女主人公,穿越到20世纪60年代的呼伦贝尔大草原,摇身变成女知青林雪君,自此开启了凭借专业知识救治草原动物、抵御自然灾害的传奇之旅。作者轻侯从2023年12月开始创作,于2024年8月完结,连载时间8个多月,全文共计144.7万字。作品在连载初期便引发大量读者关注和喜爱,长居网站收入金榜并获得网站强推榜单等推荐,完结评分高达9.9分。小说入选2024年中国作协重点作品扶持项目,入选2024年小说学会年度中国好小说网络小说。


在研讨会上,专家们一致认为,《草原牧医》是网络文学领域的一部佳作,展现出职业、年代、穿越等不同类型元素在当代网络文学创作中的巧妙融合与成熟发展。从职业文视角来看,作品以“渴望兽医受到尊重”的职业理想为切入点,生动刻画了女主林雪君理想与现实交织的成长轨迹。在男性主导的畜牧业领域,林雪君凭借女性特有的细腻与热情,突破重重困境,从饥寒交迫的女知青逐步成长为共和国首席牧医官,书写了一段令人赞叹的职业奋斗史。作为一部年代文,《草原牧医》敏锐捕捉到当下社会思潮的转变,呈现出人们对个人主义的反思以及对集体主义的回归。在资源匮乏的艰苦环境中,作品将个体与集体的紧密依存关系展现得淋漓尽致,通过林雪君的成长历程,深刻诠释了个人价值在集体中得以实现的路径。而在穿越文层面,《草原牧医》没有落入历史预知者优越感的俗套,而是真实展现了现代文明在特定历史时期推进的艰难,同时表达了对生态重建的深刻反思与强烈呼吁。

值得深思的是,这部作品明明具备现实题材的诸多要素,作者为何还要融入穿越情节?穿越元素在现实题材小说中究竟有着怎样独特的价值和意义?在穿越前,主人公是新世纪农业畜牧专业的研究生,处于行业边缘,个人价值感缺失;穿越后,林雪君却在20世纪60年代落后的边疆草原找到了实现自我价值的广阔舞台。

与会专家高度评价《草原牧医》为一部“治愈性”的网络现实主义作品,其现实意义深远,深刻反映了当下“内卷”的社会现状。作者通过作品传递出对个体稳定生命感、被尊重感和被爱感的推崇,这些情感与理想主义的牺牲奉献精神相互呼应,体现了当代年轻人对人与人之间隔阂的反思。与以往知青文学多聚焦苦难,如《黑骏马》书写文明与野蛮的冲突不同,《草原牧医》从人心角度出发,重新理解和诠释前辈的经历,是对新时期文学知青叙事的反思。

专家们还指出,《草原牧医》虽为爽文,但它的“爽”并非依赖俗套的“开挂”情节,而是通过专业知识的具象化呈现与情感共鸣的深度构建来实现。林雪君穿越带来的“金手指”,具体表现为对畜牧医学知识的跨时代运用。她运用直肠检查法诊断牛结石,利用拖拉机发动机震动模拟体外冲击波碎石,还冒险为动物实施肠套叠治疗和肿瘤切除手术等。这些情节既满足了网络文学中主角超强解决问题能力带来的爽感需求,又因专业细节的真实性而极具现实说服力,避免了一般爽文“无脑开挂”的悬浮感。

此外,作品对20世纪60年代草原的描绘细致入微,生动勾勒出一幅幅特有的风景画、风俗画和风情画,精准把控细节,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小说对历史细节的把握同样值得称赞,20世纪60年代的草原生活场景、国家农业发展政策、知青下乡的工分制度等,这些充满时代感的细节,使集体主义时代的生活场景更加真实可感。作品将扎实的写实风格与动人的抒情笔触相融合,把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完美结合,字里行间蕴含的英雄主义情怀,具有振奋人心的审美价值。

《草原牧医》作者轻侯分享创作初心时表示:“人们成长过程中已有太多艰辛,所以我想写一个充满安全感的温暖故事,让阅读中的每个人都在剧情中得以充电。”当读者跟随林雪君解救苦难、治愈疾病,切实感受到振奋与幸福时,便实现了她的创作初衷。

正如马克思所说,“劳动不仅是谋生手段,更是人的第一需要”。在小说中,动物医学研究生林雪君在20世纪60年代、兽医人才严重匮乏的北方草原,找到了实现自我价值的理想舞台,成为备受尊重的英雄。同时,小说里的拖拉机手、草药种植员、翻译员、建筑师等角色,在主角的感召下投身劳动,共同成为社会发展建设中平凡而伟大的一员。轻侯通过故事不断传达出这样的理念:每个在自己一亩三分地里挥洒汗水的劳动者,都是光荣的,“它写的是普通人也可以实现的乌托邦。”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陈曦 主办方供图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