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方清

5月5日,媒体报道了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一篇涉及子宫肌瘤手术的论文中,出现了55例男性对照观察患者。

之后,齐鲁医院通报,经核查,网传论文存在学术不端问题。该院依规依纪给予护士霍某某记过处分、降级处理,取消其五年内各类晋级晋升等资格。



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居然出现“男女不分”这么低级的错误,实在让人贻笑大方、匪夷所思。

然而记者查询发现,与齐鲁医院问题论文性质完全趋同者,还大有人在。

一位名叫“李大海说”的网友,在知网上检索发现内容荒诞、涉嫌学术造假的论文居然多达30余篇。

这些论文在实验对照组和观察组中都提到有男性患者,他们患的疾病包括子宫肌瘤、卵巢囊肿、产后出血等。



真是让人惊掉下巴,所以我不得不称之为“医界奇文”。

现邀您一起共赏其精彩部分——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年刊登的《介入超声对于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效果和应用价值研究》称,选取该院收治的100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男性26例,女性24 例;观察组男性25例,女性25例。

《大家健康》2015年刊登的《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的护理要点分析》中写道,“78 例子宫肌瘤患者中男性患者45例,女性33例,年龄26~57岁。32 例子宫肌瘤患者出现痛经、17 例患者经期延长,经量增多、4 例患者便秘、29 例患者贫血、22例患者尿频、54例患者存在伴随症状。”

《中国医药指南》2015年9月刊登的《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联合卵巢移位、阴道延长对患者性生活质量及内分泌水平的影响》的论文中称:“我院于2012年3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200例宫颈癌患者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中60例(60%)为男性,40例(40%)为女性;观察组中55例(55%) 为男性,45例(45%)为女性。”

《中国医药指南》2018年刊登的《子宫腺肌瘤腹腔镜保守手术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观察》显示,“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子宫腺肌瘤患者进行研究,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每组30例,其中实验组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区间 22~47岁,平均年龄(34.5±8.5)岁。对照组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0例。”

《中国医药指南》2018年2月发表的《护理干预在羊水栓塞高危产妇预防中的意义分析》的文章中称:“选取2014年9月至2017年9月我院治疗出现羊水栓塞的高危产妇140例,其中,实验组有31例女性患者,有34例男性患者。对照组中有32例女性患儿,有33例男性患儿”该部分“高危产妇”病例中不仅出现了“男性患者”,部分患者还被称之为“患儿”。

《中国农村卫生》2014年刊登的《难治性产后出血干预性治疗方法的对比研究》称,“69例患者,年龄20-34岁,男35例,女34例,其中经产妇36例,初产妇33例。”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年发布的《探究宫腔镜在诊断绝经后子宫内膜病变中的临床意义》中称,“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笔者外出进修的医院收治的绝经后子宫内膜病变患者30例,对照组14例,其中男8例,女6例;观察组16例,男9例,女7例。”



从以上“奇文”可以看出,它们虽然错得极其离谱,但表述方式却高度一致。

到底是如何抄袭,如何应付,如何糊弄,不得而知。

但既然这样的“学术垃圾”都能正儿八经在专业期刊发表出来,说明背后一定有某种“神力”在运作。

目前有齐鲁医院的论文作者被记过降级,有《中国医药指南》的编辑被辞退,还有涉事单位表示正在进行调查,查清事实后将对当事人作出处理。

但问题论文这么多篇,逐个调查处理恐怕需要一些时日。

而还中国医学界风清气正,则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加油吧,可敬的白衣天使们!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