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朝阳区安贞街道成功举办“一带三好”物业服务模式运行二周年成果展示暨“一室两中心”揭牌仪式。活动旨在进一步深化“一带三好”物业服务治理模式,通过成立“一室两中心”(物业纠纷调解工作室、两个邻里中心),为地区居民提供更加多元化、便捷化的服务,进一步提升连片老旧小区服务治理水平,探索平台型治理模式。

2023年4月28日,安贞街道工委、办事处为解决老旧小区物业服务及基层治理中与物业相关的难题,引进北京朝阳家园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在安华里小区创办“家园・物业” 邻里中心,并提出“一带三好”服务模式。由朝阳家园物业


公司牵头,会同区域内其他物业服务企业或产权单位成立红色物业服务联盟,做到“三好”——做业主履职尽责的好管家、做街道和社区专业领域的好帮手、做联盟企业共同成长的好伙伴。

两年来,“家园・物业”邻里中心秉持“24小时为居民留一盏灯”的核心理念,全天候响应社区居民物业服务需求,有问题迅速入户上门,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共接待参加活动及咨询问题居民5194人次,来电解答各类咨询3550次,协调解决居民问题356次,维修1220次(其中免费维修232次)。同时,还为居民提供知识讲座、社区团购、免费义诊、志愿剪发、旧物回收、公益培训、低价市集等丰富活动。以安华里安外社区为例,“12345”市民热线1—4月物业管理案件诉求量较两年前同比下降近40%,平均响应率100%,解决率92.73%,居民幸福感、满意率显著提升。

此外,针对安华里五区15、16号楼物业服务缺位问题,朝阳家园主动承担基础物业服务,推动物业管理市场化进程。经过长达10个月的“先尝后买 + 建设方部分补贴”模式运营,2024年10月正式签订物业服务协议。截至2025年3月,解决该区域维修242件,其中优惠减免维修87次,公共区域维修133次,其他类维修22次,并对小区公用设施进行修复维修。目前,小区物业费收费率已达60%,实现了老旧小区物业管理市场化,其服务也获得建设单位东城教育委员的高度认可,于2025年1月完成设备设施维护协议续签。

为实现安贞辖区“一带三好”模式全覆盖,安贞街道在安华西里、安贞里两个小区进行模式复制。安贞里小区60栋居民楼,以容和物业安贞里项目部为阵地,城管办和社区、容和物业与其他物业管理单位沟通,讲解“一带三好”模式,13家物业单位正式签约物业联盟公约,容和物业由参与者转变为牵头者。安华西里小区共61栋居民楼,以亿方物业安华西里项目部为阵地,亿方物业牵头,北控、宝石花、国交、启方等8家物业单位正式签约物业联盟公约,同样实现了角色转变。通过模式复制,未来将进一步深化“一带三好”物业模式,探索以社区为载体的平台型治理,拓展服务内容,增强居民归属感和幸福感,提升小区便利化、标准化、智慧化、品质化水平。

为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及时化解物业管理领域矛盾纠纷,营造和谐有序的社区环境,经过前期充分筹备,当日,物业管理纠纷调解工作室正式设立。该工作室以深化物业管理矛盾纠纷调解工作机制为核心,充分发挥朝阳区物业管理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专业职能作用,旨在增强社区解决物业管理纠纷的能力。其服务范围覆盖住宅小区内各类具有调解可能性的物业管理纠纷,同时重点聚焦日常接诉即办、街乡吹哨报到中的紧急或重要物业管理纠纷案件,通过精准高效的调解服务,靶向解决物业管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为辖区居民安居乐业筑牢坚实保障。

下一步,安贞街道工委、办事处将以“一带三好”为基础,积极探索平台型治理模式。以党建引领为龙头,以邻里中心为载体,以红色物业联盟为基础,通过片区式整合、伙伴式协作、嵌入式服务、适应式调整、开放式扩展“五式融合”实践路径,推动连片老旧小区从“被遗忘的角落”向“治理新高地”迈进,实现从“管理单元”到“治理平台”、从“失管洼地”到“治理枢纽”的转变,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可推广、可复制的范例。(中国日报北京记者站 杜娟/安贞街道供稿)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