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而就业更是衡量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关乎高校的未来发展。
毕业生就业状况是高校人才培养结果的综合体现,是社会对高校学生“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培养质量和水平的集成评判。因而,就业工作在某种程度上就是高校发展的生命线,每年毕业季的就业情况自然也成为各大高校的“主战场”。
如果给高校在促进毕业生就业这一方面评级,那么同济大学绝对是“王者”级别。该校始终把毕业生就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举各方之力,打好“组合拳”,加快构建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服务体系,为学生高质量就业保驾护航,近期举办的校招就是很好的例子。
据悉,自该校启动2025届毕业生“千企万岗进校园”活动以来,已定向邀请千余家优质用人单位来校,先后举办面向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的秋季综合招聘会、春季综合招聘会,以及学院各类专场招聘活动20余场,党政企事业单位来校开展宣讲、组团招聘、人才座谈500余场,万余个岗位虚位以待。
不仅如此,同济大学校院领导还结合学科专业特点,走访各地合作企业,举办超过80场访企拓岗校企人才座谈交流会,积极访企拓岗为毕业生争取就业岗位。
如何助力学子收获更多令人心动的offer ?光有优质岗位还远远不够,提升学子们的就业实战实力,帮助他们在面试中发挥出最好的水平也是重要一环。
针对此,同济大学持续推出“求职技能提升训练营”“职业素养提升训练营”“青松计划就业实践营”“扬帆成长营”以及“国际组织储备人才训练营”等“五大营”系列活动,全面强化就业指导体系,为学子的就业工作保驾护航。
此外,“同济就业”微信公众号、同济大学学生就业信息网等媒体平台精准推送就业信息、就业指导;积极开发“学生就业大数据系统”,集成学生在校成长全链条数据,为学生求职画像,通过研制人岗精准匹配算法,实现就业岗位精准推送等一系列资源整合,也为同济学子筑起独特的就业服务。
而同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也为这场就业“大考”,交出满意的就业“成绩单”。在官方发布的就业报告可以看到,该校2024年毕业生就业人数前三的行业分别是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教育,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其中,超七成的毕业生投身国家重点领域建设,在信息技术、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土木建筑等核心赛道勇挑重担。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华为、阿里巴巴、中国商飞、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中国船舶集团等各行各业头部企业都纷纷向同济的学子们抛来了“橄榄枝”,充分实现了高质量就业。
高校的办学成效,最终要以学生的发展成果来检验,而高质量就业正是其中的重要衡量标准。
对于2025届考生而言,选择同济大学,就是选择了一条就业 “双优” 之路,无论你怀揣怎样的职业理想,同济大学都将以扎实的培养体系与优质的就业生态,成为你逐梦路上的可靠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