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嘴瓢 校对/李蓉婳
5月6日,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公布2025年优秀运动员本科保送拟推荐名单,总共1101人获得保送资格,其中包括很多巴黎奥运会冠军。
看了一眼名单,首先要祝贺射击奥运冠军谢瑜,名单里面好像就他一个被保送清华,这是清华对他是无数个日夜的艰苦训练的肯定。
作为寒门出身的运动员,谢瑜凭借赛场上的一枪定乾坤,不仅实现了个人竞技生涯的突破,也为家庭带来了新的希望,那句“一枪打破家徒四壁”直入人心。
此外,同样是射击队的另外两个奥运冠军,盛李豪保送北京体育大学,黄雨婷保送浙江大学。据悉,盛李豪原本也可以被保送清华的,但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他放弃了,最后选择去北体。
当然,但在这些名单中,最受大家关注的还是全红婵,她被保送到暨南大学,而她的队友陈芋汐去年已经被保送到同济大学。
在2025校友会大学排名中,暨南大学位居广东省内高校第3,排在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之后,是一所“211”大学,相反,同济则是位于上海的一所“985”大学,这两所大学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那么,两人明明都是奥运冠军,为何全红婵的学校不如陈芋汐呢?
01 实力不相上下
说起跳水界的全红婵和陈芋汐,大家总爱把她俩放一块比,这俩姑娘都是跳水天才,但性格、经历和比赛风格完全不一样。
全红婵就像大家身边看着长大的“邻家小妹”,特别接地气,她家条件很一般,当初夺冠后说想赚钱给妈妈治病,这话一下子就说到网友们的心坎里了。
很多人喜欢她,就是觉得她特别真实,从第一次站上大赛紧张的小姑娘,到后来越来越稳,观众都一路见证着她的成长。
陈芋汐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她不到5岁就开始练体育,爸妈都是搞体育的,从小手把手带着训练,进国家队没多久就拿了女子单人十米跳台冠军,后来还和张家齐一起拿了奥运会双人跳水冠军。
要说实力,她绝对没得说,动作又标准又稳,就是有时候全红婵成绩太亮眼,尤其是拿了两个奥运10米跳台冠军,把她的风头盖住了。
事实上,两人的实力不相上下,有输有赢。巴黎奥运之后,全红婵发育速度肉眼可见,这段时间跳水成绩稍差,在5月3日的世界泳联跳水世界杯决赛上,她五跳的分数都比陈芋汐低,最终获得亚军。
虽然总被拿来比较,但全红婵和陈芋汐关系特别好,她俩既是对手也是好姐妹,一起给中国跳水队争了不少光,这感情可比输赢重要多了。
可见,两人保送的学校跟她们的实力没有任何关系。
02 暨南大学有着诸多优势
全红婵老家在广东湛江,暨南大学位于广州,她曾多次在公开场合表达对家人的思念以及想要回家陪伴家人的想法,选择距离家近的暨南大学,能更好地满足她在情感上对家庭的需求。
有的网友可能说了:“广东又不止一个暨南大学,在它的前面还有中山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去这两个985大学不是更好吗?”
据网友透露,中山大学2023年体育保送生才两人,在2023年12月中山大学发过一个公告,公告中明确说到,从2024年起,中山大学暂停对高水平运动队、保送录取运动员的招生。所以,全红婵想去也去不了。
实际上,无论是中山大学还是华南理工大学,或者是清华北大等其它985高校,名校对保送生的要求较为全面和严格,除了体育专业成绩突出,文化课成绩也是重要的考核指标。
全红婵从小投身跳水训练,将大量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提升跳水技术上,在文化课方面的学习时间投入有限,基础比较薄弱。尽管她在跳水领域取得了傲人的成绩,但在面对985大学对保送生文化课成绩的要求时,可能难以达到相应标准。
更重要的是,暨南大学体育学院院长是苏炳添,两人都是广东人!全红婵选择暨南大学,不仅能得到苏炳添的关照,还能借助学院的资源进行未来职业拓展。
得知全红婵被保送暨南大学后,苏炳添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针对全红婵,学校领导层面已进行调研工作,暨大将针对全红婵这类特别优秀的国家运动员,采取特别的培养模式。”
苏炳添口中的“特别培养模式”,指的是“二沙精英班”,该班级将针对全红婵等高水平运动员的需求进行定制化的教学安排,帮助他们更好地平衡学业和训练。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暨南大学与广东省跳水队有密切合作,因此,暨南大学能为全红婵提供良好的训练条件,让她在兼顾学业的同时,也不耽误跳水训练。
03 写在最后
全红婵最终保送暨南大学,而非985大学,是综合考虑自身文化课成绩、个人意愿以及专业适配性等因素后的理性选择。
她的选择很务实,学的也是体育训练专业,清华北大对一个体育生,尤其是像全红婵这种国际级的高水平运动员来说,意义并不是很大。
说到底,选学校就跟过日子一样,合适最重要。
全红婵选暨南大学,就是挑了最能帮自己的地方。离家近能常回家看看,有苏炳添院长带着学本事,“二沙精英班”还能给运动员开小灶,不用担心跟不上课,这对天天泡在训练场的她来说,比什么都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