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刚回家,小黎就看到大宝和二宝正在开战,姐妹俩在抢一张贴画。
这种场景,小黎已经经历过很多次,虽然已经习以为常了,但是每次看到姐妹俩总之因为各种小事发生争执,小黎就头大。
小黎说,当时她怀着二胎的时候,头胎女儿1岁半了,她一直憧憬二胎出生后,两个孩子在一起温馨有爱的画面。
比如:姐姐给弟弟或者妹妹读绘本,讲故事,陪着玩玩具,两个人相亲相爱,互相照顾。
当初妹妹出生时,姐姐也确实很喜欢妹妹,第一次见到妹妹时,就在妹妹小脸蛋上亲了一口。
而姐姐对妹妹的爱,却在妹妹3岁左右发生了变化,之前妹妹凡事都听姐姐的,但是妹妹过了3岁后,有自己的主见了。
妹妹对姐姐不再言听计从,而是学会了和姐姐争抢东西,妹妹更喜欢要姐姐的东西。
而每次妹妹抢不到就大哭,家人就批评姐姐:你是姐姐,要让着妹妹,哄着妹妹!
每次这样,姐姐就开始眼圈发红,眼泪就止不住流下来,十分委屈。
并且姐姐对妹妹越来越不喜欢,有时候甚至说出“讨厌妹妹”的话,面对这样的结果,小黎和老人也觉得很累。
这让小黎很后悔,当时生二胎的时候,应该考虑两个孩子的年龄差。
那么,到底最好的“二胎年龄差”是几岁呢?两个孩子相差这个数,家庭才更幸福,带娃的人更省心呢?
一、最幸福的“二胎年龄差”
我发现,周围不少家庭,在考虑生二胎的时候,都会被一个问题困住:两个孩子到底相差几岁,最好呢?
我们都幻想着,二胎出生后,头胎姐姐或者哥哥,坐在客厅里,给弟弟或者妹妹讲故事,奶声奶气的童声里,过着细碎的笑声。
这个时候,阳光透过落地纱窗,落在他们的发梢,场面要多温馨就有多温馨。
然而,如果二胎年龄差距没选好,那么这种幻想的温馨画面,只会被鸡飞狗跳来取代,就像文中小黎的两个女儿一样,让她苦不堪言。
研究表明,两个孩子相差5岁的家庭,幸福指数最高。具体请看下面的分析:
●相差2-3岁
相差2-3岁的孩子,两个人往往谁都不让谁,遇到东西就开始争抢,甚至动手打起来,就像养了两只小怪兽。
等二宝过了2岁,会争抢东西后,家里永远都是鸡飞狗跳,不管什么东西都要抢。
家长就不明白:平时东西王娜一放,两个孩子都不玩,但是只要一个孩子开始玩,另外一个孩子就会去抢,说是自己的。
家长如果不管,小的就大哭,一个劲喊“妈妈”,如果管,往往都会让大的让着小的,这个时候,大的又十分委屈。
●相差5岁
两个孩子相差5岁,是经过很多家庭验证过的,两个孩子相差5岁的家庭,往往比较幸福,带娃的人也不累。
难道这里面有什么心理密码吗?还真有!
5岁的孩子,已经进入了一个心理敏感期,他们这个时候希望得到认可,而二宝则处于模仿敏感期。
这个时候 ,弟弟或者妹妹,就会十分崇拜姐姐或者哥哥,模仿他们的一言一行,更会对姐姐或者哥哥的话言听计从。
我们家就是如此,大宝和二宝相差5岁,二宝对姐姐十分崇拜,把姐姐的话当“圣旨”,让干啥干啥,屁颠屁颠地跑得可快。
有时候我都使唤不动二宝,姐姐一句话,二宝立刻就行动,这种行动力让我都不禁佩服。
●相差6岁以上
相差年龄太大了,虽然大的会照顾小的,对小的很好,甚至大的还能给小的辅导作业。
不过,因为年龄相差很大,两个人玩的圈子就不一样,感兴趣的东西也截然不同,大的往往会觉得小的幼稚。
所以,两个人往往玩不到一起,大的会嫌弃小的碍事,干啥事都不想带着小的。
二、父母要公平对待两个孩子
在传统教育中,两个孩子发生争执时,我们总是习惯性让哥哥姐姐让着弟弟妹妹,甚至不分青红皂白就批评大的孩子。
这种方式其实并不可取,因为父母的天平一旦倾斜,就会加深两个孩子的矛盾。
闺蜜说,有一天,她女儿竟然说,讨厌弟弟,如果没有这个弟弟多好?
当时闺蜜听到这句话后,还很惊愕,姐姐怎么这样说弟弟呢?后来了解后才知道,原来奶奶带娃的时候,非常偏心弟弟。
弟弟只要想要的东西,即使是姐姐最珍爱的东西,也让姐姐给弟弟玩。
有一次,弟弟把姐姐最爱的芭比娃娃弄坏了,姐姐抱着那个坏了的芭比娃娃哭了好久,家人还说,就一个娃娃没事,以后再给你买个。
诸如此类的事还有很多,日积月累中,姐姐对弟弟已经由“讨厌”演变成“恨意”。
而类似的场景,在很多家庭上演,其实,比年龄差距最重要的事,是父母爱的天平一定不要倾斜。
三、给家的建议
虽然说,5岁被称为是二胎家庭“最幸福的年龄差”,但是,什么事都不是绝对的,只有爱才是最温暖的。
一个家庭的家风,决定了这个家庭中孩子的成长路径,以及孩子的性情和处理手足亲情关系的方式。
所以,我们没必要执着于最佳年龄差这个数字,而是让大宝知道,即使有了弟弟或者妹妹,爸爸妈妈对他们的爱都不会改变和减少。
在处理两个孩子的矛盾时,要做到公平公正,不要偏心任何一方,让两个孩子相亲相爱,在朝夕相处中成为彼此的最信赖的手足。
其实,两个孩子最幸福的年龄差,是两个人在时光里形成的温暖的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