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新酒饮作为酒类市场中崛起的一股新兴力量,正逐渐改变消费者饮酒习惯和市场格局。新酒饮通常具有酒精度数低、口感丰富多样等优势更契合当下的“微醺社交”而迅速占领年轻群体酒类消费市场,从今年的春糖会上新酒饮展区的热闹景象便可以窥见一二,揭示着当下新酒饮市场的新走向。

白酒转型:从“对抗”到“共生”

传统白酒的困境,本质是消费代际更迭的必然结果。中国酒业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白酒产量同比下降1.8%,与此同时,伴随的是今年初部分白酒企业的“停货潮”,白酒市场已然进入深度调整周期,但更深层的矛盾在于,年轻群体对“烈酒文化”的疏离。数据显示,18-30岁人群贡献了70%的新酒饮消费,这一代消费者追求的不是“一醉方休”,而是“适度愉悦”。

白酒企业若想破局,需跳出“教育年轻人喝白酒”的执念,转而以“低度化”“场景化”为切口,用年轻化语言重构产品逻辑。例如,汾酒、汾阳王等企业推出低度青花系列,泸州老窖以果味白酒试水年轻市场,今世缘旗下推出的国缘白酒降度不降口感,本质是将白酒从“社交服从性工具”转化为“轻量化生活方式”。

新酒饮崛起:三大底层逻辑解构

新酒饮的爆发并非偶然,其背后是消费需求、产品创新与场景革命的共振。

▶ ▷ 从“社交面子”到“自我取悦”

高度数、强刺激的“干杯文化”与年轻人追求轻松自在的饮酒体验背道而驰,年轻人对酒饮的偏好,折射出对传统酒文化的反叛。后浪研究所发布的《2024年轻人喝酒报告》显示,啤酒、果酒、鸡尾酒占据消费前三,而白酒仅列第四。此项数据鲜明体现了年轻人对于酒类消费的偏好。低度酒以“微醺不醉”降低心理负担,不再以“高度数”作为社交衡量的标准,其背后揭露的是年轻群体心态的变化,从自我需求出发,不再受限于单一的带着"服从性测试"意味的酒桌文化,而是转变到配餐小酒、朋友聚会、睡前独酌等多样化的场景中来,关键转变在于,酒饮从“社交货币”变为“情绪载体”,消费者更愿为“取悦自我”而非“迎合他人”买单。

▶ ▷ 从“单一香型”到“风味混搭”

新酒饮的“新”,在于打破传统品类边界。当前,酒水正朝着口感丰富的方向发展。

地域化创新:汉源“花椒精酿”以川味麻辣感打造差异化,云南“玫瑰鲜花酒”用花香叠加果香吸引尝鲜者。

跨品类联名:瑞幸×茅台“酱香拿铁”单日销量突破542万杯,奈雪×泸州老窖联名礼盒上线即售罄,验证了“熟悉的陌生感”对消费者的吸引力。

即饮化趋势:茶颜悦色“夜酒系列”将茶酒融合,蜜雪冰城旗下的“鲜啤福鹿家”对准“平价精酿”赛道,推出低至6.6元一杯的精酿,推动酒饮向奶茶化、快消化转型。

核心逻辑在于用创新口味降低试错成本,依托成熟品类实现破圈。



▶ ▷ 从“他经济”到“她经济”

据CBNData《2024年轻人群酒水消费报告》显示,18-35岁消费者贡献了新酒饮68%的销售额,其中女性占比高达62%。而在白酒消费领域,女性仅占16%。这一差距揭示了新酒饮的核心战场:年轻女性群体。她们对包装设计、口感层次、健康属性的敏感度更高,倒逼品牌从“硬核酒文化”转向“美学驱动”。例如,RIO微醺以高颜值瓶身和低糖概念切入市场,茅台打造的悠蜜,主推蓝莓精酿酒,其口感风味对准女性消费群体。

热潮之下:新酒饮的长期主义挑战

新酒饮的繁荣是消费迭代的缩影,但热潮背后需直面三大矛盾:

▶ ▷ 同质化严重

新酒饮深受欢迎的特质之一在于口感丰富多样,但随着新酒饮市场持续扩容,品牌、品类的增多,却陷入了“同质化”的困境。以青梅酒为例,泸州老窖、五粮液等传统酒企推出“青语”“仙林青梅酒”等产品瞄准新酒饮赛道,随后梅见青梅酒占据青梅酒大部分市场份额,在梅见的影响下,部分同类品牌仅更换名称,其余元素(如瓶型、标签、口味)几乎与梅见相似,消费者难以区分,甚至误购其他品牌产品,同类产品竞争激烈。为此,破局关键在于:深耕原料、工艺或功能创新。例如,日本品牌“獺祭”以纯米大吟酿技术建立高端认知,国内品牌若想突围,需从“风味跟风”转向“技术沉淀”。


▶ ▷ 渠道分散

目前,新酒饮线上销售占主流,但线下渠道仍依赖便利店与精品超市。对比奶茶行业,喜茶、奈雪通过门店打造品牌体验,而新酒饮缺乏类似场景。为进一步扩大新酒饮消费市场,新酒饮可重点打造线下渠道,通过布局主题酒馆、联名餐饮品牌等形式,将消费场景从“货架”延伸至“空间”,强化用户粘性。

▶ ▷ 复购难题

新酒饮依赖新品刺激尝鲜,但复购率不足。根本原因在于产品力不足——消费者愿为“新奇感”付费,却难对单一品牌形成忠诚度。因此,提升复购率的关键在于,建立“基础款+限量款”矩阵,以经典产品沉淀口碑,用季节限定维持热度。

新酒饮的崛起,本质是年轻一代对“人”(自我需求)、“货”(产品价值)、“场”(消费场景)的重新定义,这要求企业必须完成从"渠道掌控者"到"生活方式共建者"的角色蜕变,以"价值共生"思维重构商业逻辑。如春糖期间爆火出圈的“1919酒饮体验馆”以“复合型体验场域”的全新姿态将酒类博物馆、微醺小酒馆、轻奢餐吧三重基因完美融合,重构了酒饮消费“人、货、场”,为传统酒企转型提供了更多新思路。

传统酒企若想在新酒饮赛道分羹,需摒弃“对抗思维”,以用户为中心重构产品、营销与渠道逻辑。当“微醺”成为常态,唯有深度理解Z世代的情绪与价值观,才能在这场变革中赢得未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