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5月7日讯五莲县山地占比达86%,是全国森林防火重点县和山东省山洪灾害防治重点区域,常年面临多种灾害威胁。五莲县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构建起覆盖灾前、灾中、灾后的全链条应急体系。
统筹联动,构建权威高效的应急指挥体系。五莲县以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口,整合6大指挥协调机构成立县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统一调度各项防灾减灾工作,形成“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指挥格局。编制36个县级专项应急预案和2065个村级应急处置卡,配套《简明操作手册》,实现预案“县乡村”三级全覆盖。投资347万元建设应急指挥中心,接入10余个监测系统,实现自然灾害“一屏观全域、一键统全局”。
精准防控,筑牢多灾种抵御防线。在山洪防治中,划定108个重点村,建立《危险区人员转移避险二十二条措施》,保障危险区人员快速转移。森林防灭火方面,建成1140个救火蓄水窖、储备6.5万个救火水桶,完成13500米“五莲山-九仙山”引水工程,建设114处智能监测站点,实现重点区域全覆盖。地震防御方面,完成1086户农房抗震改造,建设9处地震观测站,将6个高风险乡镇纳入重点监测。
智慧赋能,打造灵敏高效的监测预警网络。建立“人防+技防+智防”立体预警体系,创新“吹哨人”制度,分级选定1357名自然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吹哨人”,通过短信、广播、微信等即时逐级传递预警信息;投资299.6万元配备卫星电话、北斗通信设备,破解“三断”难题;搭建森林火灾监测平台,实现重点山场24小时智能巡检;接入气象、水利等部门监测系统,实现预警信息实时共享、综合研判。
多元协同,夯实基层应急保障基础。建成县级应急物资储备库,储备23类4.2万件物资,可满足5000人应急安置,同时与商超、企业协议储备,实现“实物储备+市场联动”双保障。建立五莲县航空应急救援站,形成“半小时航空救援圈”。落实了1558人的县乡两级抢险救援队伍和社会救援队伍,每村建立不少于10人的村级队伍,将民兵应急力量纳入应急管理体系;在社区、村居、重点企业建立了513处微型消防站,实现“三分钟救援到场”的目标。
全民参与,培育防灾减灾社会共识。以“五进”活动为载体,打造“线上+线下”宣传矩阵。线上通过应急公众号、融媒体发布科普内容750条,惠及30万人次;线下依托16个示范社区、12所地震科普学校,组织84名安全代言人、义务宣讲员开展“沉浸式”教育。创新企业安全管理,1000余家企业推行“安全生产誓词”制度,175家安装“企企响”大喇叭,全民安全意识显著提升。
闪电新闻记者 张维刚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