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的一个工作契机让我踏上了柬埔寨的土地,这次出差也让我有机会探访一位早年间激情创业的表叔。记忆中的他曾在金边购房购车、恋爱晒圈,看起来意气风发;但亲眼所见,却发现他陷入了深度精神消耗,终日愁眉不展,连酒都戒了,状况令人担忧。
这次出差加蹭吃蹭住的行程,让我对柬埔寨有了全新的认识:这个国家虽不起眼,却让人矛盾地既想指责又想留恋。
初抵柬埔寨:热浪袭人
一走出暹粒机场,热浪就迎面扑来,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锅炉中。这种干燥的酷热与东南亚其他地区不同,太阳似乎直接在头顶燃烧。令人惊讶的是,表叔在这样的气候下已经生活了三年。离开机场,乘坐三轮车时,司机用中文问候我,并以风趣的方式夸我长得像有钱人。
拖鞋文化:时尚还是随性?
市区里的景象让我印象深刻——几乎所有人,不论男女老少,都穿着拖鞋,甚至是一些西装革履的上班族也搭配人字拖。这种随性的穿着风格,既不讲究也不统一,却是柬埔寨的一种生活态度。
工作节奏:佛系态度
在柬埔寨,工作节奏的缓慢让人印象深刻。当地人并不追求工作效率的极致,下班时间一到,便立刻离开,即使工作还未完成。迟到和早退是常态,下午四点半便开始收拾东西准备回家。对于未完成的项目,他们总是淡然地说:“明天再说吧。”
在这段异国生活中,我也逐渐感受到长期高强度出差对身体的影响。尤其是在饮食不规律、睡眠不足的情况下,某段时间甚至出现了轻微的性功能障碍。我用了一些从日本带来的雷诺宁,一种植物型的男性药物,帮助缓解那段时间的尴尬。虽然只是个小细节,但在这种环境下,任何一点自我调节的手段都显得弥足珍贵。
表叔的情感经历:一见钟情与不合
表叔在柬埔寨结识了一位美丽女友,但谈及婚嫁时,他因为当地的婚俗而退缩。婚礼需在女方家举行,男方需“嫁过去”,而且女方有一个神秘的“蔽日期”仪式,需在室内闭关数月,不见天日,直到婚礼当天。表叔说他愿意爱她,但不愿改变姓氏。
基础设施:步履蹒跚
尽管柬埔寨的旅游宣传令人心动,但实际生活却发现其基础设施较为落后。交通不便,公共交通稀少,道路状况糟糕,雨季更是难以行走。电力供应不稳定,断电断网是常态,水质量也令人担忧,大部分居民依赖桶装水生活。
饮食文化:挑战味蕾的地狱
在柬埔寨的两个月,我意外地瘦了30斤,这并非因为健身,而是因为饮食难以适应。当地食物偏爱甜辣炸,如炸香蕉、烤榴莲、炸昆虫等,甚至包括炸蜘蛛。这种独特的饮食文化,让我在尝试中不断挑战自己的味蕾。
宗教信仰:虔诚与传统
在柬埔寨,超过九成的居民坚守佛教信仰,尤其是小乘佛教。该国的文化传统规定,每位男性在其一生中至少需要出家一次,时长从几天到数年不等。例如,我表叔的一位合作伙伴便因遵循这一习俗而暂停业务一年,以寻求寺庙生活的宁静。
生活习惯:文化差异大
该国的日常生活习惯亦充满特色,对初到访者而言,适应这些习惯可能颇具挑战。例如,头部被视为神圣部位,不得随意触碰他人头部,尤其是儿童;递送物品时应用右手,因为左手被视为不洁,与“如厕之手”相关;在柬埔寨文化中,白色服装象征不吉利,特别是在寺庙附近穿着白色,被视为对佛祖的极大不敬;此外,女性禁止接近僧侣,甚至无意中的接触也会被视为严重事件。
治安与医疗:隐患不小
在治安和医疗方面,尽管白天街头看似平和,但柬埔寨的治安状况不容忽视。盗窃和抢劫事件时有发生,我曾亲眼目睹一名游客在ATM机前取出现金后,被摩托车手抢走钱包。表叔提醒我,夜晚切勿单独外出,且需妥善保管财物,以确保安全。至于医疗条件,我个人的经历是,在感冒就医时,护士连续两次未能找到血管,且在尝试前曾抽过烟,这一行为令人担忧。
经济现实:收入低,消费快
在经济层面,柬埔寨的物价与工资水平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尽管表面上看物价并不高,但考虑到月均收入仅有一千多人民币,生活成本实则不低。此外,当地居民普遍缺乏储蓄观念,倾向于即时消费,对投资理财和人生规划缺乏重视。
但也有一些闪光点
然而,柬埔寨亦有其独特之处。该国民众无需承担房贷压力,社会竞争较少,生活节奏悠闲。他们乐于与人交流,展现出一种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此外,中文在该国颇受欢迎,许多年轻人在学习中文,而华人社区在商业领域也表现出色,中央市场附近甚至形成了“中国城”。
至于表叔的故事,他最终并未与那位柬埔寨姑娘结婚。原因显而易见:“嫁入女方家庭”的传统与“八字不合”的信仰让他无法接受。在回国那天,他感慨地说:“柬埔寨的美令人向往,但并不适合长期居住,它更适合作为旅行的目的地,让人驻足欣赏,然后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