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45岁合并轻度冠状动脉狭窄的男性偏头痛患者,长期自行服用苯甲酸利扎曲普坦片。某次头痛发作时照常服药,结果出现剧烈胸痛,送医后被诊断为急性冠脉综合征。该患者无其他心血管事件高危风险,医生判断此次事件很可能与苯甲酸利扎曲普坦收缩狭窄血管,导致心肌缺血有关。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已影响全球超过十亿人。其特征表现为中重度头痛,常伴有恶心、呕吐、畏光、畏声等症状 ,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与生活。
许多患者在偏头痛急性发作时会选择曲普坦类药物,如利扎曲普坦、佐米曲普坦、舒马普坦等。该类药物通过收缩脑血管、抑制疼痛信号来缓解头痛,作用迅速、头痛复发率低,在头痛期的任何时间应用均有效,被许多患者视为“救命药”。
然而,药物都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曲普坦类也一样。它可能对我们心脏和血管系统造成额外负担,严重时可引发心血管事件。但不少患者在自行购药、长期用药时,常忽略其禁忌症,给健康埋下隐患。
心脏风险:哪些人需要警惕?

禁忌人群(绝对避免使用)
心血管疾病(如心绞痛、心肌梗死、难治性高血压、有缺血性心脏病及冠状动脉痉挛症状体征患者等)。
严重外周血管疾病。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如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缺血性肠病。
某些特殊类型的偏头痛(如半身不遂、脑干先兆偏头痛患者)。
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
高风险人群(需医生评估后使用)
- 40岁以上(尤其是有吸烟、高血脂、糖尿病等心血管风险因素者)
- 长期偏头痛发作,频繁使用曲普坦类药物(每月>10天可能引发药物过度使用性头痛)。
- 有家族心脏病史。
忽视禁忌症的后果:从胸痛到心梗!
如果高风险患者未严格遵循用药禁忌,可能出现以下问题:
- 胸闷、胸痛(类似心绞痛症状)。
- 血压骤升(增加血管压力)。
- 心律失常(心悸、心动过速)。
- 极少数情况下,可能诱发心肌梗死。
安全用药指南:如何避免“踩雷”?
先排查心血管风险
40岁以上、有吸烟史、高血压、高血脂等风险因素者,用药前建议做心电图、血压监测,甚至心脏负荷试验。
严格遵循给药时机与频率
给药时机:无论选择何种急性期治疗,都应在头痛出现后尽早使用,以提高急性期药物的疗效,并迅速缓解失能。
给药频率:避免频繁使用,曲普坦类药物平均每周不超过2天,每月不超过10天(或者更严格标准不超过8天),防止药物过度使用性头痛。
警惕药物相互作用
- 避免与抗抑郁药SSRIs(如帕罗西汀)、SNRIs(如文拉法辛)联用,可能增加“血清素综合征”风险。
- 慎与其他血管收缩药(如含麻黄碱的感冒药)合用。
备选方案:非曲普坦类止痛药
对高风险患者,医生可能推荐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塞来昔布)或吉泮类药物(如瑞美吉泮、乌布吉泮)等。近年来,针对CGRP(小分子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受体单克隆抗体的靶向药物(如依瑞奈尤单抗、瑞玛奈珠单抗)已成为偏头痛预防和治疗的重要突破,为传统药物无效或不耐受的患者提供了新选择。
止痛≠安全,用药前多问一句
曲普坦类药物虽是偏头痛的“速效药”,但绝非人人适用。心脏风险就像一颗“隐形地雷”,忽视禁忌症可能酿成大祸。在这里,药师提醒您: 高风险人群务必先咨询医生,不要长期、频繁依赖曲普坦;出现胸闷、心悸立即停药并就医。您的心脏,比一时的止痛更重要!
审稿专家: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 副主任药师 安薇
作者: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 主管药师 田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