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庆市江津区城市管理局政务服务窗口迎来了一份特殊的荣誉——金钗井片区一家内涝整治项目施工单位送来了一面锦旗,上面写着“尽职尽责解民忧 优质服务暖民心”。这面锦旗不仅是对窗口服务的认可,更是江津区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江津区城市管理窗口始终秉承“为群众办好事 让群众好办事”理念,实行“帮办代办、前置服务、跟踪回访”制度,落实“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等优化便民举措,持续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助力重点项目高效落地,让企业群众切实感受到“政务温度”。
提供“一对一”助企全程跟踪服务
江津区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环节多、周期长的痛点,江津区城市管理局窗口创新推出“全流程帮代办”服务模式,组建专业化帮办团队,为企业提供“一对一”全程跟踪服务。例如,在金钗井片区内涝整治项目中,帮办专员提前介入,梳理审批流程清单,协助企业准备材料,并协调多部门联合踏勘,将原本需要企业多次跑腿的事项压缩至“最多跑一次”。通过“帮代办+绿色通道”机制,项目审批周期缩短60%,实现“拿证即开工”的高效服务模式。
“我们坚持‘服务前置’理念,在项目筹备阶段就主动对接企业需求。”
该负责人说,针对内涝整治项目的特殊性,窗口联合规划、住建等部门召开专题研讨会,提前预审设计方案,指导企业规避政策风险。同时,还编制了《高频事项审批服务手册》,明确各环节材料要求、办理时限及常见问题解答,让企业“一看就懂、一学就会”。此外,针对老年群体和初创企业,窗口开设“绿色通道”,提供线下指导、容缺受理等个性化服务,实现“特殊群体办事零障碍”。
累计办理帮办代办事项超300件
为破解审批堵点,江津区城市管理局窗口还聚焦“减环节、压时限、减材料、减跑动”的“四减”原则,全面梳理再造流程。
一方面,推行“并联审批+告知承诺制”,将内涝整治项目的占道、占绿、路灯迁移等多个事项纳入“一件事一次办”清单,实现多部门协同办理;另一方面,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通过线上预审、电子证照共享等方式,减少纸质材料提交量80%以上。
“金杯银杯不如群众口碑。我们始终将群众满意度作为衡量服务的标尺。”江津区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在金钗井内涝治理项目中,帮办专员多次深入施工现场,协调解决管线迁移、施工噪音管控等实际问题,确保工程顺利推进。企业负责人感慨:“从方案设计到施工许可,每一步都有专人指导,问题解决既专业又高效,真正为我们省心省力!”据统计,2024年以来,窗口累计办理帮办代办事项超300件,线上线下回访群众满意度达100%。
一面锦旗,承载着企业的信任与感激;一次改革,彰显着政府的担当与作为。该负责人表示,江津区城市管理局窗口将持续深化“减环节、减时限、减材料、减跑动”四项机制,推动政务服务从“能办”向“好办”“智办”升级,全力打造“审批最少、流程最优、服务最好”的政务服务标杆,为江津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能。
上游新闻记者 王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