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高血压+低温+高盐饮食”成致命铁三角,中低收入国家防控网亟待升级。
撰文:麓南
缺血性心脏病(IHD)和缺血性脑卒中是全球死亡和致残的首要原因。尽管两者具有相似的病理机制(如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和共同风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但既往研究多孤立分析单一疾病,缺乏对二者共病模式的系统性探索。此外,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疾病负担差异显著,低资源国家的防控挑战尤为严峻。
今年5月发表于
Lancet Glob Health的一项研究 [1] ,首次从空间视角揭示了IHD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全球共模式,并量化了环境、饮食和行为风险因素的作用该研究整合了全球疾病负担( GBD)2019数据库,覆盖203个国家和地区,为制定精准的公共卫生策略提供了关键证据。
研究多方法融合,挖掘数据价值
该研究利用GBD 2019数据库,使用ArcGIS进行空间匹配,排除数据不匹配地区,最终纳入203个国家和地区。提取了203个国家和地区25岁及以上人群的IHD和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以及68种详细风险因素的暴露率。
1
共病模式分类
根据全球发病率四分位数,将国家和地区划分为三类:
一致区域(89个):IHD与缺血性中风发病率处于相同四分位水平。
IHD主导区域(59个):IHD发病率高于缺血性中风。
缺血性中风主导区域(55个):缺血性中风发病率高于IHD。
2
风险因素筛选
研究团队摒弃了直接采用GBD数据库中已有风险因素的做法,而是通过三步筛选法:
专家知识和初步统计分析:排除与疾病关联不显著的因素;
机器学习:应用随机森林模型和SHAP(Shapley加性解释)分析,对候选因素中进行重要性排序;
统计模型:通过负二项回归计算相对风险(RR)和人群归因分数(PAF),评估风险因素对疾病负担的影响。此外,研究还构建了综合风险指数,结合空间映射技术,直观呈现全球风险暴露和疾病负担的差异。
共病模式清晰,风险因素明确
1
全球共现模式的地理分布
高发病率区域:集中于北半球和东半球,如俄罗斯(IHD 1042.84/10万,中风302.42/10万)、埃及(IHD 926.12/10万)等。
低发病率区域:多见于中非(如肯尼亚)和南美洲(如玻利维亚)。
区域特征:
IHD主导区:北美、大洋洲、西欧,如加拿大、澳大利亚,经济水平普遍较高。
缺血性脑卒中主导区:东亚、南亚、南非,如中国、印尼,多为中低收入国家。
2
关键风险因素
通过SHAP分析和模型构建,研究确定了9个对IHD和缺血性脑卒中有显著影响的风险因素(图1),其中3个为共同风险因素,即高收缩压、肾功能障碍和低温;IHD的特定风险因素包括全谷物摄入不足、反式脂肪酸摄入过多和加工肉类摄入过多;缺血性脑卒中的特定风险因素有高钠饮食、吸烟和二手烟暴露。
图 1 影响 IHD(A)和缺血性卒中(B)的 共同和特定 危险因素
在疾病负担归因上,累计暴露于这些风险因素分别导致了45.43%的IHD发病和38.53%的缺血性脑卒中发病。不同共病区域中,风险因素对疾病负担的贡献存在差异。在IHD主导型区域,IHD归因于风险因素的比例更高;在缺血性脑卒中主导型区域,缺血性脑卒中的归因比例更高。
表 1:各种危险因素导致的IHD和缺血性脑卒中的人群归因分数
风险因素的空间分布特征
共同因素:高血压和肾功能障碍在欧亚大陆北部(如俄罗斯、中国)暴露率最高;低温暴露集中于北半球高纬度国家(如加拿大、瑞典)。
IHD特异性因素:全谷物摄入不足在北非和西亚最严重(如伊朗、阿富汗);反式脂肪酸高摄入多见于美洲和亚洲(如墨西哥、印度)。
中风特异性因素:高钠饮食和吸烟在中国、美国等国家高度流行,二手烟暴露在非洲北部(如埃及)尤为突出。
图 2 九种危险因素的全球分布
多因素关联疾病,防控需综合施策
1
经济水平与疾病负担的关联
研究结果表明,IHD和缺血性脑卒中的共病模式与环境、饮食和行为风险因素的暴露密切相关。这两种疾病具有相似的流行病学特征,全球地理分布模式存在重叠,但在某些地区也呈现出差异。疾病发病率与经济地位相关,高发病率国家多为中高收入国家,低发病率国家多为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
高收入国家:IHD主导区多与高热量饮食、低体力活动相关,提示需加强生活方式干预。
中低收入国家:中风主导区的高钠饮食和吸烟问题突出,需推动控盐、控烟政策。
2
低温暴露的公共卫生意义
低温通过诱发血管收缩和血压升高增加心血管事件风险。低温作为可改变的风险因素,对IHD和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有显著影响。研究表明,改善供暖设施可降低寒冷相关死亡率达50%。呼吁将“清洁能源可及性”纳入全球健康议程,兼顾环境与健康目标。
3
饮食干预的优先级
IHD防控:推广全谷物和豆类摄入,限制加工肉类和反式脂肪酸(如借鉴地中海饮食)。
中风防控:重点降低钠摄入量(如中国的“减盐行动”),并通过政策引导食品工业减钠。
目前,地中海饮食和DASH饮食虽备受认可,但在推广过程中面临挑战,尤其是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政策制定者应制定符合当地文化且易于实施的饮食指南,例如在高钠消费地区开展减盐宣传活动,政府还可通过补贴或监管,促使食品制造商减少反式脂肪和钠含量,推广全谷物食品,同时加强全球合作,推动有效饮食干预措施的实施。
4
多学科协作的必要性
心血管和脑血管疾病的研究需要采用综合方法,兼顾单一疾病和共病情况,并将国家层面的防控策略与个体层面的干预措施相结合。针对IHD和缺血性脑卒中的共病问题,临床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应全面评估患者的风险因素,特别是那些具有地域特点的因素,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预防和治疗方案。公共卫生工作者则应依据不同地区的疾病共病模式和风险因素分布,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控计划,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疾病风险因素的认识,推动健康生活方式的普及。
小结
心血管疾病和脑血管疾病的研究应采用综合方法,既要关注单一疾病,也要重视共病情况,同时关注它们各自的独特特征。国家层面的预防和控制策略应与个体层面的干预措施相协调。唯有采取这种全面方法,才能有效预防和管理缺血性心脏病(IHD)与缺血性脑卒中,最终改善全球健康状况。
参考文献:
[1] An X, Liu Z, Zhang L, et al. Co-occurrence patterns and related risk factors of ischaemic heart disease and ischaemic stroke across 203 countries and territories: a spatial correspondence and systematic analysis. Lancet Glob Health. 2025 May;13(5):e808-e819. doi: 10.1016/S2214-109X(25)00013-0. PMID: 40288393.
责任编辑:银子
*"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