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4年“五一”国际劳动节以来,新钢集团工会紧密围绕中国宝武钢铁集团“四化”“四有”要求,以“服务企业有态度、服务基层有深度、服务职工有温度”为工作主线,奋力推进“三个全面”工程,在思想引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职工创新创效、权益保障及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思想引领铸魂育人

凝聚职工奋进力量

新钢集团工会始终将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创新形式、丰富载体,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

阵地建设多样化。依托“家园论坛”“智慧工会”平台,结合影剧院、体育馆等阵地,广泛开展理论学习、专题辅导、文化活动等,提升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主题,组织23个文体协会开展系列文化体育活动,吸引3000余人次参与,将主题教育融入职工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中,实现“寓教于乐、润物无声”。

劳模精神薪火相传。以“树立一个、培养一群、带动一批、造就一代”为目标,选树先进典型。全年8个集体和个人荣获“全国模范职工之家”“中央企业劳动模范”等国家级荣誉;升级打造“劳模星光大道”,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3个,其中聂绍昌全国劳模工作室焕新亮相,王伟工作室获评省级创新平台。通过“中国梦·劳动美”劳模宣讲活动,以身边榜样激励职工争当先锋。全面做好劳模慰问关怀工作,全年发放劳模慰问金21.1万元,组织13名劳模参加疗休养活动。

产改赋能强基固本

锻造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

新钢集团工会以全省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评估考核为契机,构建“政治引领、素质提升、权益保障”三位一体的工作体系,打造新时代钢铁工匠。

改革成果系统化。完成了自查项目、文件、资料涉及的5个大类、13个小类78个文件的收集、整理工作,将公司产改的经验、做法以及取得的成效制作成宣传手册和展板,圆满完成了上级工会的检查任务。

技能提升实战化。承办全国、行业各级技能赛事7项,组织19家单位3000余人次参与线上岗位练兵。在全国钢铁行业职工“双碳”技能竞赛、全国职工技能大赛焊工比赛等赛事中斩获佳绩,2人获“全国钢铁行业技术能手”,在江西省“振兴杯”和“天工杯”职业技能大赛中,共51人获得6个工种前十名的优异成绩。

培训体系精准化。分两期举办班组长能力提升班,300余名基层管理者参训;选派选手参加首届全国“红旗杯”班组长大赛,彭亮挺进决赛,为公司赢得荣誉。

创新驱动提质增效

激发全员价值创造力

工会以“岗位创新、全员创效”为抓手,推动职工从“参与者”向“贡献者”转变。

劳动竞赛创效益。参与宝武集团“极致低碳”“安全生产责任制”等竞赛,斩获13项荣誉,奖励金额37.1万元。其中9号高炉获评宝武集团“跨基地工序协同创效”劳动竞赛高炉高效经济运行2000m3级成本冠军炉,成为行业标杆。自主开展“算账经营、一切成本皆可降”劳动竞赛,7个项目预计降本增效1亿元,减少设备故障时间156.92小时。

“献一计”活动显智慧。全年征集职工建议8544条,评选“金点子”“银点子”“好点子”“献计达人”,共发放奖励18万余元。11项创新成果获全国、省市级荣誉。职工自主管理课题注册456个,发布先进操作法9项,实现创新成果向生产力高效转化。

班组管理数字化。依托“智慧工会”平台,全面取消纸质台账,上线班组学堂等功能,评选“五有”班组10个、优秀班组长10名,有效提升基层管理效率。

以人为本共建家园

提升职工幸福感

权益保障立体化。召开职代会审议通过《关于优化调整职工居家休养制度的通知》等文件,提案办复满意率达100%。开展职工代表巡察,聚焦餐饮卫生、劳动保护等主题,整改问题2065项。职工服务中心全年处理诉求1489件,更换工装4372套,解决职工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关爱行动全覆盖。发放会员集体福利4704.67万元,慰问困难职工740户次;为1913名女职工提供妇科病普查;开办暑期托管班惠及419个家庭。新钢体育馆落成投用,让职工在家门口就能健身休闲。

安全防线再筑牢。开展“安康护航”行动,组织安全培训700人次,发放防暑物资22544份;举办安全知识竞赛,以赛促学强化职工应急能力,有效提升了职工的安全技能水平。

乡村振兴彰显担当

践行国企社会责任

新钢集团将企业发展与社会责任深度融合,为乡村振兴注入“钢铁力量”。

帮扶资金精准落地。全年投入帮扶资金超1000万元,其中消费帮扶415万余元,援建项目惠及湖北罗田县、江西分宜县等地。分宜县泗背村辣椒滞销,工会发动职工帮销2000余斤;助力“土有味”辣酱销售4.4万瓶,为村集体增收2.2万元;投入9万元修复种植大棚和村委设施,向困难群众发放慰问金1.6万元。湖北罗田县人民政府授予新钢集团“助力乡村振兴示范企业”称号。

2024年,新钢集团工会以实干为笔、以创新为墨,书写了服务企业、服务职工的精彩答卷。展望未来,新钢工会人将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深化产改、强化服务、凝聚合力,为打造世界一流钢铁企业贡献工会力量。

来源:本报消息

撰稿:杨建凯、蔡昱超、胡飘

值班编校:罗晶晶、徐贵保

值班主任:齐菲斐

值班编委:邹晓华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