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小长假期间,香港街头的麦当劳餐厅里,总能见到不少拖着行李箱、背着大包小包的游客。



这些人到了深夜还在店里坐着休息,有的甚至直接趴在桌子上打盹,还有人把随身行李堆在地上当作枕头。

这一幕在网络上引发了热烈讨论。

本地居民对这些在快餐店过夜的游客颇有微词,认为他们影响了城市的形象。



不过,这些游客也有自己的苦衷。

旅游旺季时,香港的住宿价格飞涨得让人望而却步。

平时只需几百港币的经济型酒店房间,在节日期间轻松突破千元大关,而豪华酒店更是动辄数千元起步。



对于预算有限的学生、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或者来自非一线城市的中老年游客来说,这样的住宿费用无疑是一道难以跨越的门槛。

很多人可能是因为看了网上推荐才心动前来,又或者是临时决定出行,没来得及预订到合适价位的住处。

他们通常会精打细算地安排旅行预算,更愿意把钱花在交通、体验和购物上,而不是住宿。



因此,住宿自然成为了可以尽量节省的部分。

在这种情况下,24小时营业且配备空调、座位以及基本卫生设施的快餐店,虽然无法提供舒适的睡眠环境,但成了一个能够暂时躲避风雨、缓解疲劳的应急场所。

有趣的是,“穷游”其实是一种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的旅行方式。



欧美国家的背包客往往被视为追求自由与独立精神的象征。

然而,同样的节俭行为如果出现在部分内地游客身上,评价却截然不同,很容易被打上“没素质”或“破坏市容”的标签。

这种双重标准不禁让人思考:旅行的意义是否真的需要用消费能力来衡量?省钱本身为何会被视为一种过错呢?



如果我们把视线从个别游客转向整个城市,或许能发现更深层次的问题。

作为国际知名的旅游胜地,香港的旅游业是其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按照年接待游客数量与本地人口的比例来看,香港远远超过了新加坡、东京等其他热门旅游城市,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



然而,在这片土地价值极高的地方,住宿设施的规划似乎更多倾向于高端市场。

尽管高星级酒店随处可见,但真正面向预算有限人群的青年旅舍、经济型连锁酒店等选择却相对较少,比例远低于东京、首尔等亚洲主要城市。

这种结构性失衡导致香港在面对旅游高峰期多元化的住宿需求时显得捉襟见肘。



即便是那些为数不多的青年旅舍或胶囊旅馆,在节假日时价格也会大幅上涨,一个多人间的床位常常需要数百港币,显然没有起到应有的缓冲作用。

于是,快餐店成为“临时旅馆”的现象,与其说是游客个人的选择问题,不如看作是市场供需关系严重失衡后的一种自发反应。



这实际上反映了城市在基础设施规划和旅游发展策略上,未能充分满足不同消费层次游客需求的结构性缺陷。

与其他一些城市在旺季通过开放公共设施应急的做法相比,香港在这方面显得不够灵活。

当疲惫的游客占据快餐店的座位时,本地居民深夜想要找个地方用餐却发现无处可坐,这种不便引发的抱怨和不满情绪是可以理解的。



但将这种具体的不便迅速升级为地域歧视,甚至是使用侮辱性的标签,则反映出某些人对“旅游民主化”趋势的不适应。



随着旅行逐渐大众化,不再是少数人的特权,一些人潜意识里仍坚守着“旅游应该有门槛”的旧观念。

进一步分析,这类极端言论背后,可能隐藏着香港在转型发展中关于身份认同的某种焦虑。

作为连接内地与世界的独特桥梁,香港既从内地游客潮中获益良多,心理上却又保持着一定的距离感。



这种矛盾心态有时会不自觉地反映在对待不同类型游客的态度上,甚至演变成对“低消费”群体的排斥。

然而,一座真正自信且国际化的都市,其魅力恰恰在于对多元文化和多样人群的包容。

简单粗暴地以消费能力划分界限,不仅缺乏风度,也违背了开放的精神。



旅行的目的本是为了放松身心、开阔眼界,这份体验的价值难道真的可以用钱包厚度来评判吗?

针对快餐店夜宿现象引发的争议,与其停留在互相指责,不如积极探索如何弥合供需之间的裂痕。

香港完全有能力也有必要构建更加多元化、更具弹性的住宿体系。

例如,可以借鉴日本的经验,发展占地面积小、效率高的胶囊旅馆,提供每晚一百港币左右的基础宿位,既能满足需求,又能减轻公共空间的压力。



在旅游高峰期,政府也可以考虑设立临时官方休息站,或者协调部分公共场馆在非开放时段提供限时、合理收费的休憩服务,为暂时找不到住处的游客提供一个体面的过渡选择。

同时,探索规范、安全的共享住宿模式,鼓励居民分享闲置房间,盘活资源,也是一种值得尝试的方向。



硬件改善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培养社会对旅游多样性的理解和包容。

无论是挥金如土的大客户,还是精打细算的背包客,都应该受到城市的欢迎。

旅行方式千差万别,消费习惯各不相同,不应因此被区别对待。



一座城市的吸引力不仅体现在维多利亚港的夜景或购物中心的繁华,更在于它能否让每一位远道而来的游客,无论消费高低,都能感受到基本的尊重和城市的温度。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