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在北京周末游那天晚上,我体验了一次青旅。

说起来,这还是我第一次住青旅。自从上完学后,我就一直都是一个人居住,每次出远门身在外地,也基本是自己开标间或者单人间。唯独有一段时间出差是与同事在一起住过标间。

出于经费的考虑,我对于住宿条件没多大挑剔,即使在南京杭州这样的大城市,也能找到一百左右的快捷酒店或民宿,无非是空间小一点,但人家也是各种配套设施五脏俱全,而且地理位置很不错。

但在北京,显然这是不可能的。在北京,如果你想去一间正常的酒店住宿,即便坐一个多小时地铁辗转来到五环外,最便宜的单人间大致也得在200元左右。当然,可能稍微会有一点点更便宜的,但这类地方要么是离地铁远,要么是空间狭窄闭塞到离谱,没有独卫,甚至我还见过直接在厨房放了一张木板床作为单人间的。

一贵二远三累的情况下,我终于不得不考虑青旅。所谓青旅,就是青年旅舍,类似于学生宿舍那种,通常是一个屋里好几个床,有双人间、四人间、六人间乃至十人间。订一个青旅,相当于订了一个床位。

也因此,青旅的价格往往要省钱很多。即便在北京这样的地方,四人间的青旅,一个床位费可能也就六七十元一晚,倘若是条件稍差一些的,四五十元也有。

青旅过去是很多背包客和穷游者的最爱,据说他们喜欢住在一起与天南海北的人谈天说地,一起交流旅行见闻、做游戏啥的。这在一些旅游发达地区比较流行,例如云南那边。在欧洲,因为住宿价格贵,也同样流行青旅。

02

虽然我总觉得我超过30岁便不再年轻,但面对青旅相对诱人的价格,加之我晚归早出,只是想有个地方睡一觉的需求,我最终不得不在北京考虑青旅。

因为之前从来没住过,其实心里多少有点紧张或者膈应,担心匹配到不怎么好的室友。毕竟出门在外,遇到什么人全凭运气,倘若屋子里有人一直抽烟打电话看视频外放声音,亦或者支气管炎整夜咳嗽到处吐痰,那体验将会无比糟糕。

根据经验,人越少越安静,于是我最终订了一个双人间,花了86块钱。这家店装修很新,地理位置不错,在三环内,而且评分也不错。

其实在当天下午的时候,我已经在附近,但我却故意不去开房间,因为我觉得,晚一点去,也许我就是最后一个去的,也许那间屋子后来就没人来,所以我可以自己住一晚。

03

晚上从宜家超市出来后,已经是9点钟,终于打车来到这家青旅,发现比我想象中还要好一些,在一个商业广场的三楼。

一进去就是前台和大厅,大厅里有一些沙发和桌位,我看到有两个人带着平板电脑,貌似坐在那里办公。我知道这里是公共休息区,看起来还不错。


拿到了房卡,像逛迷宫一样跟着路牌箭头在长廊中七拐八绕,终于找到了自己的房间号。在刷卡进房之前,对面房间开门了,一个女生从里面走出来,另一个女生穿着短裤在试衣服。

这让我感到有些尴尬,赶紧刷卡进自己的门。进去后插上房卡,发现还不错,面积很小,大概只有6平米吧,分上下床,但床的方向是错开的,形成一个直角。床是单人床,有隐私帘可以拉上。除此之外,还有几个挂衣服的挂钩,有一张书桌和一把椅子,还有两个用床位房卡才能解锁的柜子。

床铺很干净,这打消了我的卫生顾虑。屋里就我一个人,另一张床铺铺得好好的,没有动过的痕迹,显然我这位室友还未到达。

04

我换上自己带的一次性拖鞋,开始出门去寻找洗漱间。七绕八绕之后,终于找到了。我发现这里的洗漱间和洗衣房是在一块儿的。这里不分男女,所以在镜子前刷牙洗脸的人有男也有女。

再往前就是卫生间,卫生间男女分开,各走一门,进去后,发现除了厕所,里面还有4个淋浴间,淋浴间里有格子可以放置衣物,但这里不提供沐浴露和毛巾之类的物品,需要自己准备洗澡用的东西。

总体来说,像是又回到当初学生时代的日子。当然比学生时代还是要好一点,毕竟我们那时候学校澡堂就是个大通间,各个淋浴之间没隔板,所有人都是坦诚相见。

我进去稍微冲了个凉,隔壁洗澡间那个人不知道是感冒了还是怎么的,一直疯狂打喷嚏和咳嗽,咳得让人心烦意乱,于是我草草收场。

回去屋里的路上,发现这里住的女生貌似比男生多,看见好多个女的,只见过两三个男的。回到屋里后,便躺在床上玩手机,这一天走了两万步,太累了。

05

第二天早上醒来,发现有点冷,起来后,发现因为有一条窗户小缝隙透风,所以总是有冷空气吹进来。而房间里其实是有空调的,但我昨晚没发现,也就没开。

屋里另一个床铺依然完好如初,显然昨天夜里只有我一个人住了这个房间。如我所愿,用双人间的价格体验了单人间的安静。


早上8点,我交了房卡,离开了这里。这是我第一次体验住青旅的感觉,虽然实际上是一个人住的。

一般来讲,我觉得如果不是在住宿特别昂贵的城市,我个人还是更倾向于住酒店一些,毕竟面积更大、空间也更独立些。而在青旅,有时候需要一些运气。

不知道我以后还会不会再住青旅,但至少,我算是体验过一次了。

如果你能关注我,那可真是太好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